“……”
不光是考生们无语,那长平书院的师兄也很无语。
他在长平书院呆了三年,这回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另类的。
这姑娘用的什么作饵?龙肉不成?
其实就是游戏里钓鱼用的饵,唯一的优点是,只要是鱼,一定上钩。
赵芍药瞪着河面,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冲过去,对杨玉英道:“喂,你的鱼卖不卖?”
杨玉英莞尔:“卖,一百块一条,不还价。”
众人:“……”
师兄:“……”
一个小时后。
长平书院通过复试的,出去杨玉英三人之外的七十九名考生,人手一条鱼。
杨玉英赚了七千九百块。
当然,大部分都是欠条,考生们不大可能来参加考核,还带那么多钱。
不过她也没想到,竟然所有人都愿意掏钱,一百块可不是小数目。想想也是,这可是最终考核,如果能过去,长平书院百分百能进。
复试多么艰难,能坚持下来过关的只剩下这些人,大部分都淘汰了,坚持到现在,难道谁还会吝啬那区区一百?杨玉英一连串的骚操作,轻轻松松使得,本来应该长达十天的长平书院最终考核,在第一天就宣告结束。
这简直是十年未有之奇迹,估计足以在书院历史上,被好好地记上一笔。
一行人浩浩汤汤拎着鱼,排着队进入长平书院的那一刻,无数学生侧目,先生们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以至于接下来的面试环节更是虎头蛇尾,先生们根本没准备任何问题,也就稍微问问入学目标,理想之后,就把这群考生放了出去。
长平书院
一大早,书院内张灯结彩,勤工俭学,负责清洁的学生将整个书院清理得干干净净。
八十二个通过考核入学的新生,早早就来到校场上。
整个校场上回荡着嗡嗡嗡的声响,别看人数仿佛并不多,却把书院变成了最繁华热闹的街市。
山长徐忠明和几个先生坐在不远处的树下窃窃私语。
左右来来往往的师兄师姐们,人人穿着长平书院特制的浅蓝色儒装,整齐划一,到是颇朝气蓬勃。
“也不知道咱们成绩怎么样?”
一个新生四下看了看,小声道,“我听说,如果被分到丁班,每年要拿一百块的束脩,要是分到乙班,每年能得八十块的补助,如果侥幸进入甲班,平时参与先生们的工作,都能拿大笔的工钱,束脩一分都不用付,每年奖励至少上百,再参加几次和其他书院的比赛,不必科举就能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