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打了几场都是敌军败退,其中尤以柳薇得胜的那几场仗赢得最精彩。
最开始一些有些资历的将军夸柳薇时,难免会用一些遗憾的语气说可惜她不是男子。
但现在,再没有那么不识趣地说这些话了,人家虽是女子,却已胜过这世间大部分男子。你连个女子都不如,怎么还有脸为人家感到可惜。
这几场仗之后,敌军暂时就蛰伏了下来,没有退兵,但也没有进攻,总在伺机而动。
然后柳薇就将这边交给了柳山,自己带着人暂时离开边关,回了京城。
边关第一场战争发生之后,随着战报一起送入京城的,还有柳山的一道折子。
他将自己两次遇袭的事写在上面,并厉斥新将军通敌叛国,故意不增兵驰援,若不是他侥幸活下来,又侥幸查得外族异常及时带兵救援,恐怕此刻国门早已被攻破。
柳薇就记得皇帝的回复,可以用气急败坏来形容吧。反正就是说新将军怎么可能通敌叛国,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驰援不及时,也肯定另有他因。朕相信他,让柳山赶紧将人放了,道军营一切事宜还得靠他处理。
柳山放了就是傻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柳山道他不能将国家安危置之不顾,新将军通敌叛国已是证据确凿,待战况稳定后,他会让自家女儿带着证据回京陈述,届时皇帝要问他什么罪,他绝对甘愿受罚。
人都在柳山手上,且现在边关正乱,外族虎视眈眈,也是用人的时候,柳山暂时还不能动。
于是皇帝再气得跳脚,也只能等柳薇回京再说。
*
这次敌军忽然寇边,满朝关注,所有人都想知道具体的战况。
柳薇以女子之身迎敌,和她父亲一样护国有功,皇帝为了体现为君的明智与大度,直接在大殿上接见了她,也好让她给百官讲一讲具体情况。
礼官一声“觐见”落下,穿着兵甲,但卸下了武器的柳薇,目不斜视地进入了大殿。
百官之中,有人目露赞赏,有人无波无澜,有人微微蹙眉。
柳薇对这些仿若未觉。
一番见礼后,就有官员就迫不及待询问起了柳薇边关之事,特别是柳山遇袭之后的细节,他是怎么从外族人手里逃脱的。
柳山遇袭的事传回京城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这是一场自导自演,都相信这事的确是外族人干的,不然怎么解释柳山一出事他们就立即发起进攻呢。所以这明显是连环计啊,先伤柳山,趁着他们军心不稳进攻,要打下一座城绝对比往常容易。
而柳薇做足一个臣子的本分,眼皮都没往龙椅上的那位瞟上一眼。
她只是微微抬头,赫然看向站在朝堂前侧的饶顺,道:“诸位大人,最开始家父遇袭时,的确也和你们一样认定那些人是外族人。”
饶顺被柳薇这个前儿媳妇盯着,从柳薇进殿是就皱起的眉毛,又往中间挤了挤,心里忽然有股不妙的感觉,问道:“这话什么意思,莫非袭击柳将军的不是外族人?”
其他人疑惑地看向柳薇。
包括龙椅上的皇帝,他和饶顺是真的疑惑。
难道这世上除了他们和外族人,还有其他人想要柳山的命?
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已经落在了自己身上,柳薇便慢慢道:“当时袭击家父的人,虽都穿着外族人的衣服,但面孔却全部都是中原人长相。”
其他人面色一凝,都意识到这代表着什么意思。
“家父侥幸活下一命,因心觉蹊跷,便暗中查证,最后确定袭击他的人乃中原人伪装。”柳薇垂目,掩去眼里的丝丝冷意,“他顺着查到的线索摸下去,发现这个人,竟是军营新到的李将军!”
“不可能!”饶顺一口否认道。
他们针对柳山的刺杀只有秋季那一次,那次失败之后他们便按兵不动,一直等候着下次时机。结果没用他们怎么等,柳山就被外族人袭击,重伤失踪了。
不用他们再绞尽脑汁的费工夫,有现成的便宜捡自然很好,忙就将他们早就准备好的可以替换柳山的李将军派了过去。
李将军都是柳山出事之后过去的,他哪来的时机动手?更何况,李将军有没有动手,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
柳薇却是冷笑一声,“饶尚书这副急着帮李将军撇清的样子,是因为李将军乃是由你向皇上推荐?”
有文臣道:“柳副将语气这般笃定,是否有什么切实的证据?”
“证据自然有。”柳薇从身上掏出一道折子,双手呈上,语气诚恳地面相龙椅方向,“皇上,臣与家父顺着李将军这条线摸下去,从军营里揪出了不少人,名单都在上面。折子里还有一封信,里面是饶尚书与人合谋商量如何刺杀家父的过程。”
柳薇的话和折子一出来,满堂哗然,都不可置信地看着饶顺。
而上面的皇帝,展开看了两眼后,手就忍不住微微颤抖。
气的。
因为单子上面,除了一个李将军,还有吴姓小将,和所有曾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是这几年他们辛苦插入柳山军营里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桩子。
也就是说,这些桩子这一次全都被柳薇父女给拔·出来了。
而在名单最后,还有饶顺的名字。
皇帝再看那封信,上面的确是饶顺的字,还有饶顺的印章。
完了,皇帝想,他保不住饶顺了。
柳薇眼眸始终没往龙椅上看,但柳薇知道,就算她不看,皇帝的神情这会儿也一定很难看。
她抓这些人时给定的罪名都是通敌叛国,只不过除了李将军,其他人都是柳薇出发前一天才一举抓获的,为的就是不要惊动皇帝和饶顺,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皇帝指使人谋害柳山,他一声令下,就有饶顺是替他安排人,并执行他的命令。柳薇连皇帝都不打算放过,又怎么可能放过饶顺。
皇帝不是喜欢把饶顺当自个儿的手臂使么,那柳薇这次就让皇帝自断一臂。
*
在皇帝看折子期间,大殿里一片安静。
柳薇神色肃穆,实在内心老神在在,任身旁这些官员的眼神在她和饶顺之间来回切换。
龙椅上,皇帝啪地一声将折子合上,闭着眼睛连连几个呼吸,一副不多顺几口气就得被气死的模样。
百官观测皇帝表情,意识到情况不对。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柳薇绝不敢无的放矢,难道她呈上的证据是真的?
有臣子问道:“皇上,柳副将所说可是真的?”
“皇上,臣绝无不臣之心!”饶顺大喊冤枉。
“皇上!”柳薇也出声,“折子所疏只是一部分证据,更多的证据,是否要呈上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