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见过呢?阮大转着糊成一团的脑子,怎么也想不起来。
算了,想不到就想不到吧。
一颗珠子而已,一点都不重要。
就在这时,阮大只觉得脑后一阵剧痛。
他手里一松,酒瓶便一头掉入水缸中,开着的瓶口刚好扣住珠子,连带着一起沉入水底。
阮大摇摇晃晃起身,随意摸了摸后脑勺。
他似乎忘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还记得,就这么趿拉着往前走去。
家里,红枣儿还等着他呢,今夜一定会很愉快。
阮大美滋滋地想。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个单元写完啦~不知道大家满意不满意,最后的两个个人番外,分别写了林福姐和阮大死亡之前的小片段,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种方式!爱你们么么哒!
我们明天第二卷见~
看到有读者对本章对于阮桂的做法不认可,这个我之前查过部分史料,按照史料直接进行了默认,想了想还是做一下修改,官府不能定罪,但不能不罚,不让他参加科考是加重惩罚,这个比他应得的惩罚要重得多。
史料如下:
《尚书大传》云:“老弱不受刑,故老而受刑谓悖,弱者受刑谓之克。”
《唐律疏议》规定:十五岁以下的儿童,触犯流刑以下罪名,用钱赎刑。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这样的重罪(这些罪名重于流刑,次于死刑,要在指定地点服苦役),虽然不可以用钱赎刑,但也不必服苦役,只需服刑。
《大清新刑律》规定:“凡未满十六岁之行为不为罪,但因其情节,得命以感化教育。长干里的早夏白日,大约卯时便开始了。
这个时候的燕京天还未亮,正是昼夜交替时。
迷蒙的白日光影缥缈而淡雅,好似一层薄雾,笼罩在燕京上空。
一阵风儿吹过,带来夏日的炎热,也送来运河沿岸的潮湿水汽。
长干里是运河沿岸的一条小巷子,原是南郊的棚户区,住的都是渔户人家,因着人口众多,又都挤在一起,便形成了长干里独特的叠户风景。
这里住的都是穷苦人家,往往无钱修整院落,随着家户人口增多,便都在院中盖房,一层套着一层,拥挤而憋闷。
李八郎就生在这样的人家里。
他还未曾成亲,跟兄弟几个一起挤在自家的偏房中,到了夏日简直难熬。
六月初的这一日,他也是满头大汗醒来。
在他身边的高低床上,是他的一对双胞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