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来此见我,是为何事?”南岳大帝问道。
方鉴禀奏道:“启禀南岳帝君,臣是为邙山而来。”
“邙山有何问题?速速奏来。”南岳大帝说道。
方鉴道:“启奏南岳帝君,臣以为邙山从洛阳移至长安,是以唐皇护道有德而来。如今唐祚衰败,唐皇失道无德,邙山应弃暴抛昏而去。是以臣以为,邙山而今理当应天命,顺人心,重归洛阳。”
南岳大帝闻言略一沉吟,旋即说道:“方鉴,你言之有理。”
说完,南岳大帝朝一侧的传诏使道:“传镇山将军易谦来见我。”
片刻后,南岳府镇山将军易谦进入了玉庆殿,向南岳大帝行礼拜见后,便恭身立于方鉴身后。
“镇山将军。”南岳大帝唤道。
“臣在。”易谦立即拱手应道。
南岳大帝敕下一道符诏,并对易谦说道:“你持我法诏,点三百六十名搬山天兵,将邙山移回洛阳北郊,并理清地脉,不得有误。”
易谦闻言,当即接下符诏,躬身唱喏道:“臣谨遵法旨。”
易谦离去后,南岳大帝朝方鉴问道:“方鉴,你只是为邙山之事而来吗?”
方鉴答道:“回南岳帝君,是的。”
南岳大帝点了点头,然后面带笑意说道:“大天尊慈悲英明,让你来做这个司法天神的确合适。”
司法天神,司法天神,司的可不仅仅只是天条律法,而是天道之下所有‘不合法’的事情都要管。
比如邙山本该是洛阳的洞天福地,但因为唐皇有德,所以南岳大帝将邙山赐移长安,在唐皇一直有德的情况下自然是合法的。
但现在的唐皇已经是个昏庸的暴君,而且大唐国的气数也将彻底散尽,这时候邙山再留在长安就不合法了。
所以方鉴才有此一行,不过南岳大帝的话方鉴倒也不确定具体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管得好?还是说自己管的宽,连这种事也要亲自大费周章地跑一趟?
不过方鉴也并不在意那么多,对他自己来说,只要发现不合法的事情在自己眼前出现,无论多大,无论多小,到了眼前他都要管。
而且一座洞天福地的山脉并不是什么小事,是一方灵脉、气数所在,你唐皇有道有德自然没事,但现在失道无德,邙山也该还给洛阳生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