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女配她天生好命> 第10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1 / 1)

汉子嚷嚷着:“谁知道说话算不算数?!官老爷就是张口一说,我就不信了,要是弄错了,你还真能赔钱?!”

这话一出,就有百姓反驳说道,“你难道是外乡人,桐花村那边决堤那么多的银子,每一厘银子怎么花得都算得清清楚楚,林县令在银钱方面向来是算得清清楚楚,当时那么多人感激林大人,他也从拿人东西。我现在觉得小姑娘说得对,万一要是真的不认识这户人家,那现在放走了人可就是作孽了。”

“那可是百两银子,你们要是一个劲儿要走,那我也觉得有问题了,是不是故意的,只要在公堂住一个晚上,白送的银子都不要?难道你们真的是一伙的,是人拐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那户人家只能够同意留下,要不然百姓也觉得他们是人拐子了。

林鹤当时会说出百两银子是有原因的,他在侦破案件上也算是有些心得,那位妇人一直摇头摆手,哭得几乎要昏厥过去,更是不住推搡孩子,一直在试图表示自己不认识孩子。

而男人直接打肿了女人的脸,后来婆子也试图踹女人的肚子,让她彻底不能说话,另外还有人群里一直嚷着“家务事”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人。

短时间里林鹤无法和百姓解释清楚这些,就直接用百两银子镇住了人。

而且效果明显,在百两银子的诱惑下,还是想要带着妇人今晚上离开,百姓们都觉得这里头有些门门道道了。

第二天一早,还没有等到孙峥回来,先等到了翔安县的衙役,还有翔安县的李家下人。

李家下人一看到这位就哭了出来,表示这是他们家的出嫁了的姑奶奶,两个丫鬟大清早被丢到了李家门口,把李家人吓了一跳,连忙出来找人。

而两个丫鬟也说明了,为什么李氏会出现在郧河县,原来翔安县的李氏是嫁给了襄西县的人家,郧河在襄西与翔安中间。李氏得知了夫家在外养外室,就准备回娘家告状,让她的家人来替她讨公道。

李氏的丈夫拦不住李氏,心中发愁,李家家境好于他家,李家行事霸道,要是让李氏回家,那袅娜外室就保不住了。

那外室想了个主意,若是折辱了李氏,李氏还能够强硬得起来?

在软语之下,李氏丈夫同意了这个计策,让一行人一路跟着李氏,李氏带着两个丫鬟因为遇到了花灯节,正好在郧河县待了一阵,就在这里把李氏和丫鬟分开,两个丫鬟按照吩咐在第二日清早丢到李家,另一拨人扣下李氏,让李氏以为自己失了清白,李氏在外待了一夜,他表示不嫌弃的话,那今后李家人对他就会气弱,再不能压在他的头上。

事情的始末一清二楚之后,按照律法惩治了李氏丈夫,而李氏在李家的地位,大约和钱宝儿在钱家的地位差不多,为了感激林鹤的所作所为,李家明明住在翔安县,却要把钱捐给了郧河县,给郧河县修路,修官亭,如果要不是林鹤阻止,他们还准备在郧河县给林鹤修碑立牌坊。潘曾毅刚刚在听七夕花灯节的事,明白了为什么李家会出钱,只是……潘曾毅捏了捏眉心,想到了翔安县的刘县令,那位心眼儿小,以前看到郧河县能够拿钱,就总是找到他哭诉,这次李家给郧河县拿银子,刘县令只怕又要哭诉:

李家是在翔安县落户,结果跑到郧河县来铺路,怎么什么好事都轮到郧河县,翔安县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诸如此类云云。

想到了矮胖的刘县令,潘曾毅的眼皮子一抽,心中有些庆幸自己离开了建安府,等到回去了也就和刘县令错过了。

潘曾毅又有些好奇那天晚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林昭,正想要问林鹤他女儿的事,就听到了一个沙哑声音在门口响起,“爹爹,潘大人。”

潘曾毅看过去,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站在正厅门口,手中捧着漆木食盒。

郧河的夏天并不算热,加上唐老夫人喜欢琢磨吃的,让人在夏日里也不至于胃口全无,昭昭没有苦夏毛病,吃的好睡得足,个子也猛地抽长了不少,原本她要比宝儿略矮一些,现在高出了宝儿半个脑袋,这让宝儿有了危机感,努力多吃一些,她自觉是昭昭的姐姐,可不愿意比昭昭矮。

昭昭个头高了,乌黑的头发也长了不少,堪堪及肩,现在不用带帽子了,头发可以梳成略矮一些的双丫髻,因为双丫髻的发包太小,林清薇想了一个办法,用两块儿对称的绣帕裹住,系上发带,现在昭昭的发带和宝儿的是同样的模样,只是颜色不同,绣着玉兔捣药的团案,垂在她的耳廓旁。

林鹤让人进来之后,小姑娘对着潘曾毅行礼,喊他潘大人,然后把手中的漆木食盒打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