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雪中悍刀行(全集)> 第860章 曹长卿小镇酌酒,小泥人终归北凉(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0章 曹长卿小镇酌酒,小泥人终归北凉(2)(2 / 2)

徐偃兵笑道:“不死不休之后,活下之人,此生撑死了就是苟延残喘的寻常天象境界,需要多说什么?”

袁左宗无言以对。

雄健威武的大雪龙骑军当中,那西楚五百余骑显得格格不入,不仅仅是南北体魄差异,还有气势上的天壤之别。

刚好三十里停马休憩,徐凤年翻身下马,牵马来到那五百人附近。面对他这个与大楚国运纠缠不清的西北藩王,有人眼神不善,有人眼神麻木,有人眼神仇恨,至于那些眼神略带好奇憧憬的,毕竟更是忽略不计的少数。徐凤年来到负剑披甲的姜泥身边,她最近对他一直是避而不见能躲就躲的态度,甚至和那帮继续称呼她为皇帝陛下的西楚臣子也不如何热络。今天姜泥和十几位西楚世家女子待在一起,跟随北凉铁骑一路北上。所有女子皆是相互照拂,她们大多数原本以为进入北凉军中,无异于羊入虎口,并非没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尤其是自幼见惯了广陵大小宴会的曲水流觞,见惯了风花雪月和清谈名士,突然见到这么多铁甲铮铮、沉默寡言的北凉骑军,身为柔弱女子,如何能够不忧心自己的前途未卜?直到皇帝陛下御剑而至,以及亲眼见到了那个名动天下的年轻藩王,她们这才稍稍宽心几分。随着向北行军半旬,发现北凉骑军悍卒绝无半点骚扰,尤其那个北凉王对大楚五百人多有额外照顾,她们就断断续续有了些笑脸,偶尔跟随大军停马河边,她们开始会情难自禁地嬉笑打闹起来,为战马洗鼻刷背喂养精粮的事务也做得有模有样。

徐凤年走到官道旁那棵环抱柳树附近,没有径直走入树荫中。离着姜泥和那些正值妙龄的豪阀女子还有七八步,不等徐凤年开口说话,就有四五名腰佩刀剑的年轻人快步走来,靴子沾满黄泥,早已不复见当年玉树丰姿,这些年轻人也不说话,只是脸色阴沉地盯住徐凤年。

徐凤年望向姜泥轻声道:“曹长卿很快就要到达太安城外,要不要去看最后一眼?我可以随行。”

其中一人按住那把始终不愿摘掉的佩剑,满脸悲愤道:“徐凤年,你难道要阻挡尚书令入城?!难道要为离阳赵室做看门狗?!”

徐凤年摇头道:“我还不至于此。”

远处,一队凤字营骑军虎视眈眈,疯子洪书文更是抱刀而立,眼神凶悍。

另一人怒道:“我大楚尚书令,不需要你徐凤年惺惺作态为他送行!”

徐凤年温和道:“有些事,你说了不算。”

姜泥终于低头说道:“棋待诏叔叔说过,先前京城一别即是诀别,他不许我北上。”

徐凤年平静道:“别听他的,既然如今你已经离开了广陵道,万事就顺你本心,你要想见曹长卿,就去见他,我陪你便是。”

她抬起头,泪眼蒙眬:“可以吗?”

徐凤年眼神坚毅,微笑道:“有我在,天下无不可之事。”

不等柳树下那几位西楚读书种子义愤填膺地阻拦,听到那句话后涨红了脸颊的女子们,个个眼神发亮,纷纷出声,无一不是劝说皇帝陛下与北凉王携手北去太安城。

不远处的谢西陲有些无奈,哭笑不得。

得,这还没到北凉,就内讧了。

姜泥深呼吸一口气,使劲点头,然后就自己御剑掠空而去了……

看到一脸吃瘪的年轻藩王,附近的女子们几乎人人掩嘴偷笑,洪书文那帮凤字营袍泽也忍着笑意十分辛苦。

徐凤年转头瞪了一眼洪书文他们,后者赶紧装作啥事都没有发生的欠揍模样。

徐凤年拔地而起,如一挂白虹升起于大地。

地上众人,不论北凉铁骑还是西楚难民,皆是目眩神摇。

广陵道西线沙场,战事如火如荼。随着一万蓟北精骑加入吴重轩麾下,朝廷兵力本就已经占据优势,随后又有许拱率领京畿精锐和两万蜀军赶赴战场,故而西线之上,朝廷大军已经对西楚形成狮子搏兔之势,其中王铜山旧部攻破老杜山防线,率先打破僵局,第二场西垒壁战役的到来变成板上钉钉的定局。值此之际,吴重轩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召开了一场军机会议,地点设置在一个名叫梧桐镇的小地方,除了隔着一座西垒壁古战场的东线主将宋笠实在无法参加外,几乎所有参与广陵道平叛的朝廷大将都齐聚小镇,一时间出现在梧桐镇外围的斥候游骑多如过江鲤鱼。

暮色中,一位黑衣高冠中年男子站在城头上遥望远方,身边仅有一名披挂铁甲的高大年轻人担任扈从,后者满脸愤懑,咬牙切齿道:“那吴老儿也真是奸猾,知道他那个征南大将军的身份使唤不动各路兵马,就拿兵部尚书的头衔来耀武扬威,若非如此,将军你作为名义上的南征主帅,头衔是比四征四镇还要高出半阶的骠毅大将军,虽然并非朝廷常设将军,但如今是战时,岂是他吴老儿可以轻侮!吴老儿厚着脸皮让将军你亲自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吴老儿可恨,那杨隗更是不要脸,同样是屈指可数的春秋老将,别说跟阎震春老将军相提并论,在我看来比那个被贬去北凉喝西北风的杨慎杏还不如!”

说到这里,年轻人有些纳闷,放低嗓音,小心翼翼问道:“将军,为何今天你不出声斥责?难道也觉得我说得在理?”

不曾披挂甲胄也没有身穿武臣官服的中年人置若罔闻,伸手放在墙面粗粝的箭垛上,面容肃穆。他举目远眺,视线所及,城春草木深,绿意渐浓,和煦春风拂面。脚下时不时有昔年隶属于南疆边军的小队精骑疾驰出入小镇,骑术精湛,毫不逊色于两辽边军,很难想象是来自瘴气横生之地的士卒。这位远道而来的梧桐镇客人正是卢升象,此人在春秋中后期名声大振,与千骑开蜀的褚禄山齐名,南疆唐河、李春郁这拨悍将无论战功还是声望,相比他和褚禄山都要逊色一筹,从头到尾都没有经历过春秋战火的原龙骧将军许拱,早年对于这位日后的兵部同僚,更是极为推崇,有过“卢升象堪当东南砥柱”的赞誉。卢升象身边这个年轻武将则是在佑露关喂马很久的郭东风,在年初南下奔袭一役中作为先锋将领,战功显著,据说已经简在帝心,无论举主卢升象以后是升是降,他郭东风都算是前程无碍了。桀骜不驯的郭东风习惯了口无遮拦,更习惯了被卢升象训斥敲打,这次卢升象出奇地没有阻拦他的出言不逊,反倒是让这位志在边关封侯的年轻猛将有些不适应,原本还有大半满腹牢骚都说不出口。卢升象的反常沉默,给郭东风带来莫大的压力,性子跳脱的他只好摘下腰间佩刀一下一下磕碰墙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