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给自己的书籍都是儿童书籍,字数不多,哭唧唧。
不过赖好面试通过,接下来只有这三本儿童文学能通过出版社的审核,那她日后也算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了。
且,她在出版社也看到了许多国家的语言,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等,价格都一样,三毛钱一千字,何止是廉价啊,简直就是白菜价了,难道是因为她年纪小好欺骗?
等回头证明了自己的行情,这个价格绝对要提一提的,一次性买断的价格如此低廉,谁还愿意做翻译啊?
但是那媛说了,出版社就是这个价,除非她能去做翻译官!
翻译官?
这个年代的翻译官应该都是为政府部门服务的,表示不感兴趣,还是这种一次性买断自由。
价格上涨的话,怎么也得到改革开放之后了。
那个时候外资合资的企业多了,才显得出翻译的重要性,毕竟封闭了十几年,即使现在形势好了,人们潜意识对这些外来的还是带有抵触情绪,所以翻译的工作才并不受欢迎,甚至说廉价。
现在没有优势,不代表以后没有,所以李华选择的这条路,日后将会非常吃香,而她本身的性格,也适合做老师,去合资企业当白领,反而不适合她。
她回头可以帮她们恶补一下翻译和传统英语的不同之处,如此一来,外婆和妈妈将来也能靠兼职多一项收入,尤其翻译本身也是一个积累功底的过程,多学一门手艺,总归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