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早上她会煮一小锅的鸡蛋,每次八个,她自己吃俩,剩下的六个都是墨的。
除了鸡蛋外,就是煮肉汤,肉汤里搁点蔬菜,吃完早饭,还会备一些浆果给墨当零嘴,之后她才出门。
如果晌午不回来的话,屋子里挂的有各种肉肠,他现在已经能动了,大多数情况下就吃肉肠当午餐,到了天黑之前,她是肯定会到家的,这个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满载而归的,所以晚饭她会加入点主食,做成甜口的,比如加入红薯和玉米糁熬出粘稠的红薯玉米粥,当然,这些食物这个时期是没有的,所以每次豹子都吃的很畅快。
有时候一锅都不够他吃的。
吃完饭,他们俩会在院子里来回走动,看着自己一天天长大的果蔬瓜果,唐琳就会特别的自豪。
而墨因天天吃,天天和唐琳交流,已经会一些她的语言了,唐琳也会向墨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兽语,虽然发音还是有些吃力,但是一些单音节的发音,已经难不倒她了。
闲下来的时候,她也会在空间里学习一些甲骨文,继而再把甲骨文教给墨,两个人一边画一边学,倒也学的有模有样的,为了加强记忆,墨自己在家闲着无聊的时候,会拿着尖锐的石头把自己学到的图案刻画到竹子上。
当他发现文字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交流,甚至还能做部落的一些联络信号后,立即去找了西亚,西亚在墨的解说下,也很快重视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兽族族人开始加入到学习甲骨文的行列中。
众所周知,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副画,与古老建筑的造型非常的接近,可以说建筑记载也是甲骨文的一大起源信史,与此同时还记录人们饮酒、敬鬼神、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后来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有了甲骨文的深入接触,唐琳的兽语进步也是突飞猛进,从最开始的单音节,到偶尔的短句,一点一点的在进步,而墨也偶尔会跟着她飚几句现代语,两个人硬是把兽世的生活过成了幼儿牙牙学语的开始。
6月一次采集的过程时,唐琳发现粟已经成熟,把她给乐的,不顾别人的催促,愣是花了一天,不,当天晚上她都没回家,自己留下来,天黑之后躲进空间,第二天又开始收获粟,整整两天时间,才将那个区域内的粟全都收获了。
残留下来的枝杆也没有扔,而是整整齐齐的摆放到空间里,留着回头捕获其他可以家养的动物,可以切碎了喂给它们吃。
同月,玉米成熟,她用大大的铁锅煮了一大锅的玉米,两个人吃的又香甜又美味,尤其是墨,一口气吃了十穗穗。
“这是什么啊,这么好吃?”
“这个啊,叫做玉米。”
甲骨文里没有玉米这个词语,所以她就指了指粮的甲骨文,因为两个人的交流有些困难,所以她也没解释的那么多,说的太多,他也不懂,只要他知道这东西能吃就行了。
“真好吃,这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