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他偏心自家儿子,似乎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还懵懂天真着的小儿子足以匹配这样的女子。唉,可惜了那小子的一腔心意,怕是要付诸东流咯。
罢了,儿子还小,不必着急成亲。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已经够糟心了,这小儿媳他可得好生挑选两年。
当务之急还是针对白家的布局,其他事都在其次。
袁掌柜唏嘘过后,很快敲定分红方案,直接按销售额一九分,李絮占一,袁家占九。
乍一看好像李絮吃了亏,但后者还要出店铺、人力、运输等成本,还有上下打点、拓展人脉关系也需要成本,算上这些的话,其实占便宜的应该是李絮。
反正,扑克牌李絮只拿半成不到,三国杀直接上升到一成,后者售价绝对比前者高,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后者更划算。
李絮对此毫无异议,甚至想给袁家两口子立个长生牌。
新的合作协议敲定,袁掌柜就高高兴兴加班去了。
由于近两个月扑克牌卖得挺好,原本玩票似的小印刷工坊已经扩张了数倍,每天都有至少上千副扑克牌连带其他书籍从工坊里运走。
工坊还招了些新工人,甚至连草沟村都有个后生应聘去了里头干活,待遇还不错,某日还带了副员工福利扑克牌回来跟村里人玩,可把那些找不到活计的人酸了一回。
现在除了扑克牌又多了三国杀纸牌要印刷,尤其是前期雕版工作比扑克牌要繁琐数倍,这下印刷工坊又开始招新人了。
张大牛就是在同村人的引荐下进去的,每天拿四十文工钱,比帮人扛包轻松一点,赚得也多。
交三十文给家里,剩下十文自己存着,存了几天,竟神使鬼差买了对陶娃娃回来,却悄悄搁在抽屉里,谁也没说,没事却爱盯着女的陶娃娃发呆。
一日被张婶子偶然撞见,定睛一看,那陶娃娃眉眼弯弯,竟有几分眼熟。
看着张大牛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的样子,张婶子忍不住叹气。
虽然李絮已经成了草沟村的小富婆,但外人大都不知她跟王氏合股做生意,更不知扑克牌那些,只以为是王氏不知从哪里得了吃食方子,突然做起生意来,拉着家里几个小辈帮衬。现在赚到钱了,最多也就给李絮发点零花钱,让她吃饱穿暖罢了。
也怪李絮是个实用主义者,手里有了钱也不爱涂脂抹粉穿新衣,连首饰都没买过新的,以至于个别村里人还会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觉得王氏是在压榨外甥女劳动力。
张婶子虽然也不知情,但她跟王氏关系亲近,很多事不说也能隐约猜得出来,更别提头花生意还是李絮起的头。不过,她觉得,靠着两家的交情,这件事未必没可能。
魏家现在起来了,可张家也不算差,家里地还比魏家多二十亩呢。再说,李絮只是魏家的外甥女,王氏就算再大方,也不可能搬空家底给她做陪嫁。
大牛老实本分,勤劳肯干,又对李絮好,两家又是邻居,出了门子回家十分方便。光是这几点,就足够打动大多数丈母娘了。
于是,张婶子挑了个没雪的黄道吉日去找王氏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