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第420章 作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0章 作坊(2 / 2)

有了这些琳琅满目、起了五花八门新名字的调味品,虾皮味精和蚝油顿时就没那么显眼了。

作坊向渔村村民收购海鲜,自家能用上的拉进去制调味品,其他的可以送到城里销售,散卖或卖给酒楼饭馆,还能晾晒一批鱿鱼干虾干什么的为干货铺子补充货源,基本上不愁砸在手里。

作坊位置刚好就选在霞水村,离民居有段距离,在连通村子和外界的必经之路附近,运输十分便利。

之所以选择霞水村,倒不是因着罗家那层关系,而是李絮、老王他们精心考察、分析后的结果。

老王跟着渔船出去转过几回,对这一带海域的野生海草分布情况有基本了解,发现昆布、裙带菜出没的海域基本上是分开的,只有极少数脱离集体的边缘派才会飘到对方聚集的海域去。

霞水村位置很特别,差不多处于两种海草生长区域中间,离裙带菜区域更近些。霞水村以南的渔村能捞到的裙带菜更多,但昆布数量也随之成反比递减。霞水村以北的渔村则相反,裙带菜逐渐减少,昆布逐渐增多。

上次罗家二叔公出海,打捞到的大部分都是裙带菜,昆布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种植基地当然要选择最适合海草生长的海域,霞水村这边就挺适合裙带菜生长,昆布大约能勉强种,不过,最好还是再往北十几里地更合适。

家业越来越大,手里的现钱却紧巴巴,李絮也没奈何,只能精打细算,一文钱掰成几瓣花。

同理,一个人也要当几个人使,最多给双倍工资;一间小作坊也可以身兼二职,反正都在海边,大可一边管陆地的事,一边还能兼顾海里头。

总之,其他地方不是民风太过彪悍,就是自然条件不够优越,综合条件都不如霞水村,最后就定了霞水村,还能通过罗家跟村长搭上关系,要了一块地建作坊,再谈具体合作。

霞水村村长别提多乐意了,倒不是罗家人面子有多大,而是因为,近年来村里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个个都往城里跑,村里就剩下些老弱病残和他这个村长,进了城的人缴税都算在县城那头,于是,村子这边年年缴税都在县里吊车尾,怪丢人的。

其实,城里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很多人都是给人做工赚钱养家糊口罢了,唯一好处就是不必看天吃饭,冒着出海遇上风暴翻船之类的风险。

村里来了新作坊,还许诺了会招人,待遇还不错,指不定搬进城的一些人又会搬回村里住,反正不用出海就能挣钱,在城里或村里没啥区别。

为防万一,李絮和老王都没出面,而是让从茶州赶来的何大友去跟村长谈的合作。

经过这次夏茶季的历练,何大友办事老练许多。期间还抓住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家伙,在万伯还没察觉时就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李絮就觉得把人扔在茶山上有点大材小用。毕竟那边一年就忙那么几回,其他时间都很清闲,不适合何大友这种有冲劲的年轻人。

她就另调了人过去顶替何大友,把何大友拉过来专门负责管理海边作坊,老王则主管干货铺子这边。

别说,这警惕还是有点效果,何大友见过霞水村村长回来汇报时就说,对方似是无意提起那日跟着小罗前来的李絮、老王一行人,也不知是不是怀疑什么。反正他全程装傻,没承认。

李絮暗自松了口气,她就是怕提前走漏风声才特地从外地叫来了何大友。

因为需要一段时间去试验种海带的法子是否可行,种植基地还在纸上谈兵阶段。

万一被精明的渔民们或其他人嗅出商机,种植基地正式启动恐怕就不会如计划中顺利了。来分一杯羹还不算什么,就怕本地的利益团体直接联合起来把他们这群外地人排挤出去。

那可真是,辛辛苦苦为别人做嫁衣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