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虽然有些乌龙,但毕竟是一条人命,李絮心里颇有些内疚,得知后,无偿拿出伤药救治所有伤患,连普通轻伤者也不例外,一点都不心疼用药量,最后,愣是将原本被钱大夫摇头断定救不活的其中一个重伤员从黄泉路上拉了回来,其他人的伤势也有了肉眼可见的好转。
多亏了这见效快的神奇伤药,整支队伍的战斗力量迅速恢复,再加上李絮带过来的人马、以及出事后赵八达紧急从附
近调集过来的,最后重新拉起一支纪律严明的护送小队,将两个考生稳稳当当护送到了府城。
许是上次刺杀这边表现出来的悍不畏死吓到了对方,亦或是折损了那几个杀手后没有替补人员,又或许是还没能赶到,总之,后半程的路上没再出事。
抵达时已经是初六夜里,距离第一场考试入场只有两天。
好在这对难兄难弟资质过人,都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主儿,考前两天哪怕全程吃喝睡过去也无妨,又有李絮、赵八达两个忧心忡忡的老母鸡守着,更是没机会用功苦读,只能沦为各色补品汤羹的回收处。
因为对背锅的贺谚心存愧疚,李絮甚至主动把他们俩的考场饮食都包揽下来。
乡试考场是全封闭性质,吃喝拉撒睡都在里头,但考场条件简陋,除了炭火、蜡烛外,只提供两块木板充当桌椅,晚上睡觉时还得自己动手将两块板子拼到一起当床,被褥枕头更是没有,考生只能尽可能穿厚棉袄进去当被子。
吃食就更要自行解决了,普通考生会选择带清水和干饼进去熬过三天,但,李絮怎么忍心看这两个文弱书生受这份罪?
贺家虽然是世家,但跟来的赵八达一行人都是大老粗,心思不如女子细,准备的吃食最多在干饼基础上升级为柔软的卤饼罢了,这还是受了魏李食店激发才有的灵感。
李絮本来就提前替魏渠做了细致安排,准备了两个大号铁饭盒,和面饼、酱肉、菜干、豆干之类易存放、易煮熟的食物,完全可以利用考场提供的炭火煮热水、面条或简单的汤羹,再配上带进去的卤饼等干粮,吃食方面绝对不用发愁。
第一场考试时,贺谚还不好意思接受这份好意,后来考完出来,赵八达一看自家小公子憔悴的模样,竟跟精神奕奕的魏渠形成鲜明对比,登时厚着脸皮跑去找李絮讨教秘方,还顺手拎了那大号铁饭盒回去。
瞧,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啊,小公子脸上的肉一点没少,下巴还比前几日圆润了点呢!
赵八达满意地打量贺谚一圈,暗戳戳地想:李姑娘还真是个宜室宜家的,在外头能大把大把挣银子,在家里又不失贤惠,魏家那小子运气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