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絮摆摆手:“你先拿着,多了先记账上,将来总有花销的时候。等地方建起来,买鸡苗、猪仔,雇佣人手不都要花钱?对了,那些流民你多看着一阵子,有好的也可以再招点人。”
经过先前那阵小骚乱,流民们变得格外安分,老老实实排着队去接受面试,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挑了二十个符合李絮说的标准的人出来,男女比例三比一,登记完毕后,拖家带口进驻了田庄。
剩余的屋子只够住二十人,却不包括他们的家人,这也是李絮在了解情况后给出二十个名额的原因之一。不过,既然招了人,给员工的家人一点点优待也无妨,赶是不可能赶的,但食物和住宿就要他们自己搞定了。
好在村子后头就是山,年份足的好木头不多,但普通木材管够。这些人也很乐意上山砍木头下来搭房子,李絮看田地这会儿,就已经有人结伴上了山。
李絮冷眼瞧着,这些人的家人都还算安分,也多亏了戴管事火眼金睛,将那些看起来像是刺头的家伙全都刷了下去。
像她来此路上看到过的一身煞气壮汉小团体,就一个人都没能留下来,骂骂咧咧走了。
“东家的意思是,优先在那二十人的家人里招人?”
戴管事一点就通,心里快速算起账来。
因为李絮先前的提点,加上那同乡大汉的劝说,他这边也有意“暗箱操作”,最后挑出的二十人都是不同家庭的。最亲近的两人也是堂兄弟,各有各的小家庭要养。这批人的家人加起来就有五六十人,总共就是七八十人,占了整个流民群的一小半。
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说只收二十人,但真正得到安顿的人远远超过这个数。其余人就是再不满也闹不起来,否则,得益的七八十人就要头一个跟他们干架!
而这二十人的工钱要养活全家人比较困难,家眷们也知道,自己虽然能暂时落脚,接下来还是得想办法找差事赚钱。
但,鱼牙村离最近的两个县城都不近,想去城里做工也很麻烦,靠两条腿走过去都要至少一个时辰,更别提马上就要入冬了。
最好的出路还是好好表现,抱住李絮这个主家的大腿,要么想办法成为其佃农,要么努力弄到个盖房子或别的什么名额。
所以,短期内他们都会比较听话,比外头的其他人更听话。
“恩,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先观察几日再说。反正一时半会还没法开工,回头我画两张图纸给你,你选定了地方再告诉我。”
事情都交代完了,李絮正准备离开,戴管事却露出点犹豫之色。
“怎么了?有话直说,别吞吞吐吐!”
戴管事不禁赧然:“咳,属下就是在想,咱们养那么多鸡和猪,销路可是已经找好了?猪的话还好,鸡几个月就能长成,要是卖不出去变成老鸡,那……”
他虽然是个小管事,但常年都在田庄里打转,打交道的都是佃农、农民、粮商之类的。原主家给他的工钱也不高,他也就攒不下多少余钱让家里人进城做生意,对田地之外的其他事务并不精通。盖房子、养鸡、养猪还可以理解,要怎么卖出去上千只鸡和猪就有点超出他理解范围了。
李絮微微挑眉,又悄然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了一笔。
戴管事估计不怎么进城,也不爱八卦,居然连她名下还有个风靡全城的肉干作坊都不知道,说不定连新式腊肉的滋味也没尝过呢。
啧,看来,回头可以弄点自家出产的商品当员工福利发给他们,又能省一笔小钱。
消息不够灵通也算不上坏处,术业有专攻,她也不需要他到处打听消息,踏踏实实把田庄管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絮就提了提肉干作坊的存在,没说其他想法(如给美味小吃铺供应鲜肉、跟四方楼合作等),戴管事就恍然大悟,心理负担尽去,马上风风火火召集人手圈地去了。
溜溜达达回到马车附近,迈开的脚步却突然顿住。
有道黑影从拐角闪现,咻的一下遁走,速度极快,简直不像是人类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