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个别人看来,李絮这么多好点子只换来了宁子成的上万两投资有点亏,毕竟这笔钱还要还给对方。五年后若是拆伙,会不会搞恶性竞争全凭对方良心。
但对李絮来说,这笔零息贷款其实超值!不到一年就能偿清债款,还收获了一大批固定资产,而这些资产今后将会不断为她创造价值至少数万两的财富!
至于金点子拱手相让的问题,她也不慌。
就算几年后同行们都能做出一样的产品,搞低价策略霸占市场,她这不是还能转行吗?好歹是见识过后世大世面的人,还怕想不出合适的赚钱项目?
这么一想,她愈发淡定,甚至说:“至于江南那块地盘,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啊?这怎么能行?”老王大皱眉头。
“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李絮抚平衣袖上的褶皱,慢斯条理地问:“还记得海家的老四吗?”
老王懵了下,怎么无端端说起海四少了,这事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何大友反应较快,马上想起海四少跟东家的那点渊源,以及对方拿了海家家主给的创业基金北上开创个人事业一事。
“咦?难道,海四少去了江南一带?海家在那边还有后台?”
李絮却摇摇头,海家要是真有那边的后台,何至于只能在甘泉县一带称王称霸,早插一脚东港的生意了。
事实上,海四少决定自行创业时,第一个瞄准的市场就是江南一带。毕竟那边富庶远胜甘泉,有钱人的钱才好赚嘛。除了美味小吃铺,他还暗戳戳地抄了不少四方楼的招牌菜,打算让厨子们花心思改良,完了就强势进驻江南市场。
算盘打得挺好,结果,人才到了江南半个月不到,就灰溜溜带人跑了,往京畿一带去了。
原因很简单,那边官场太黑,水深得能溺死人,大大小小的官员派系简直比五百年的树根还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拜错山头,得罪了另一拨人,他实在搞不定。
海家的势在那边也不好借,没必要为了点小生意牵涉到家里的根本,索性尽早退出。京城虽然权贵也多,但好歹是天子脚下,大臣们不敢像地方官那么放肆,商界的生态环境也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