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后世习惯了用纸巾的人不同,时下的人提到纸,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书写文字、承载学识道理的珍视之物,没几个人能从纸张联想到厕筹上来,完全是天壤之别。
可李絮居然要制作草纸来替代厕筹?而且还要用本地产的竹子?这能行吗?
树皮也就算了,虽然硬,但总算能掰得动,可,硬邦邦的竹子居然能造纸?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东家,您真有把握竹子能制成纸张?”
李絮点点头,矜持道:“五六分把握吧。”
得益于先前那份工作经历,她对许多行业的工艺都略有了解,尤其造纸术在大靖已经相对成熟,只是换一种材料,实现起来难度不算很高。
说到草纸,这可能是来了大靖之后她心中最深沉的痛了,以至于赚了第一笔钱后,她就偷偷摸摸买了些价格最便宜的劣质纸张用来充当手纸,每次用的时候都有点心虚,总觉得被纸坊老板知道后会愤而拒绝交易。
跟日常吃食用物不同,造纸术比较敏感,牵涉到太多东西,没有足够硬的后台她还真不敢碰。现在勉强算是有了自家人当后台,刚好魏渠和敖县又需要一项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正好可以把手纸这玩意弄出来。
当然,现在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指望大部分人都用得起手纸,这只是顺带为之,关键的拳头产品还是用竹子制作的新竹纸!
如果没记错的话,竹纸在历史上确实出现得比较晚,最开始用的还是渔网树皮等乱七八糟的材料。但到了后世,木浆纸和竹浆纸已经非常常见,甚至后者还压了前者一头。
大靖现在还没有竹纸问世,她抢个先,说不定还能促进各家竞争,工匠们积极改进技术,再把造纸技术推上新的高峰呢,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这也是先前她向魏渠提议的脱贫法子之一,南方多草木,毛竹更多,不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赵八达却有些犹豫:“如今造纸成本虽然下降不少,但也没低廉到可以用在那种途径的地步。万一传扬出去,怕是要惹得天下文人士子怒目!”
李絮淡定道:“那就换个名字,叫厕布或厕巾嘛。再换个包装法子,比如说把它们卷起来——”
赵八达忽然觉得,这法子听起来无赖,居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前朝改良造纸法之前,造纸术更多掌握于各大世家手里,书籍和珍贵的知识也是同样,故而有“寒门难出贵子”一说。迄今为止,贺家产业当中也是有造纸坊的,只是成就远不及宣城,随大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