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个对众多学子来说毫无难度,因此第一场考完被刷下来的学子只有百多名。
第一场考完出来,伍白才知道这次参加乡试的学子总共有三千多名,这是砚书两人打听到的。
白鹭书院倒是没有学子第一场就被刷下来,且好几个名字都比较靠前,两位夫子脸上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些许。
很快又到十二这天,伍白等人随着黄夫子的带领再次来到贡院,进入考场,参加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的是经文五篇,这个对大多数学子来说同样没有多少难度,只要不写错字,任意从五经中挑选五篇经文墨下,大概率会通过第二场考试。
真正把大多数学子筛选下来的则是第三场考试。
第三场考的比较繁杂,有策问五道,题问经史、时务、政治。
乡试最后只取中三百五十名考生成为举子,其余考生则被刷下去,只待三年后再来。
三场考完,成绩还未出来,前两场被刷下来的学子大都已经返乡,至于少部分人仍然留在省城等待乡试最后的成绩放榜。
伍白与萧子墨都是顺利通过前两场,进入第三场的考生。
乡试考完,黄夫子不再拘束他们,众位学子纷纷结伴出门,有的消息灵通一些,就会选择去参加省城的文会,消息没那么灵通就只是在省城闲逛,欣赏省城的繁荣面貌,若是有那心思的还会给家人买点东西。
伍白身边有砚书这个小喇叭,消息还算灵通,他知道哪家酒楼在举行文会,也知道省城哪里的茶楼段子说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