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白二人在伍家逗留几日,便准备返回汾城。
“母亲,如今这道路修好,只需要十日便能到汾城,你与父亲不如随我们去汾城看看,如何?”伍白面含期待地看着伍父伍母。
闻言,伍母有些犹豫。
伍父迟疑片刻,拍板道:“好,我也多年不曾去过汾城,今日我便带着夫人去看一看。”
“就是就是,子墨花费这么多心思把道路修好,你们可不能辜负了。”伍白附和道。
“那好吧,我们就汾城看看。”伍母点头道。
伍白高兴地说道:“母亲,您从未去过汾城,那里的景色与堰城完全不一样,到时候我带你多走走,肯定让你流连忘返。”
“哈哈哈,那我可得好好见识一下。”伍母笑着说道。
很快伍父他们就收拾好行囊,坐着马车,同伍白夫夫一起朝城门而去。
‘子衿路’上,不少百姓正走在上面散步,欣赏着路旁桃花,时不时也有商队经过,俨然变得十分热闹起来。
当初萧子墨修这路时并未打算利用它来盈利,因此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伍父,伍父又把他的想法告知堰城其他人。
很快这消息便传扬开来,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到‘子衿路’游玩,当初那位把桃树卖给伍父的林员外更是经常来这里。
林员外是个桃花痴,当初伍父找上门的时候他还曾拒绝伍父,如今他看着道路两旁的桃花,听着人们对这些桃花树的赞赏,心里有些隐隐的得意,这可都是他精心栽培出来的桃树。
伍白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不时地对伍母介绍路上的风景。
萧子墨坐在车辕上,缓缓驾驶着马车,路上行人太多,他得时刻注意着避让行人。
人群中,一位青衣举子打扮的男子走在子衿路上。
他听着人们讨论这条道路的由来,不由感叹道:“这古人真是比我这个现代人还会撩啊!”
十天后,伍白一行人终于赶至汾城。
萧父萧母听到下人通秉,得知伍父伍母来到汾城,赶紧起身相迎。
“两位亲家来了,快快,里面请。”萧父萧母笑着说道。
“两位亲家近来可好?”伍父笑着回道。
“非常好,自从有白哥儿这么能干的儿夫郎嫁到咱们家,我们可轻松了好多。”萧母笑着回答道。
众人寒暄着,很快便走进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