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胆敢刺杀皇族血脉的刺客,必然身手不凡,而禁卫军大多功夫尚可,可对付刺客是不够看的,若是向寻可全力以对,还可能会出现这般情况,可昨日向寻不过刚刚初愈,该只有楼桓之一人力挽狂澜。那又为何会无死损?
楼桓之知云归聪慧,却不知他可猜得这许多,倒也未曾怀疑云归有心打探或是别的,道,“我与太子早便料到这一场刺杀,对方知太子先前重伤,内伤还未真正好全,如何肯错失大好时机?”
听到这里云归哪里还有不明白,定然是决定将计就计了。想着楼桓之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被蒙在鼓里却一个傻劲儿地担心他,心里不太舒坦,脸色便登时不太好看。
楼桓之接着解释道,“太子早备了人藏身林中支援一二。但事实上,并未有真正用上太多,太子后来不顾自身,拼尽全力,我们方得以全身而退。”
云归不由冷笑,不就是苦肉计?还能不知不觉的,就轻易收买了人心去。若是太子毫发无损,皇帝不见得如何重视。可若是太子情况不大好,那便是不甚喜欢太子的皇帝,也得紧着这事儿。至少得做样子给外头看。
而太子不顾自身安危,与禁卫军一同对抗刺客,自会让好些人生出好感来,以为太子和那些把其他人当工具的贵族不一样。
昨曰他光顾着看楼桓之,未曾注意向寻,怕是当时向寻就已然脸色惨白,回宫后或是在半途,就来个吐血或是晕厥,这一下子不止抖搂出来猎场遭行刺之事,还可将上次受暗杀身受重伤仍未痊愈的事情,明明白白摆在皇帝面前。
能入皇家猎场的,大部分都不是傻子。先前未有瞧出来的,后来也都有所猜测。自己看不明白的,回家一告诉父亲长辈,还有哪个不知是怎么回事?不过是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言明。而太子昨日还说什么猎场不慎入了贼子,为贼子所伤,一字不提阴谋和其他皇子,更让人觉得太子宽厚慈善,为顾皇家体面而委屈自身。
伪善向来是太子的拿手好戏。
所以,无论皇帝如何不喜向寻,亦得给大伙儿一个交代。再者,他亦并不欲太子遭受其他皇子暗杀而死。有向寻这明晃晃的靶子竖立着,他何苦待得失了太子后,哪个皇子等待不了,直接向老子下手?直接扯了皇帝下马,连太子亦省得做了。便是几位皇子尚且不敢如此,但诸皇子再明里暗里争夺太子之位,照样不是件好事,徒朝廷动荡。官员成日里亦不管事儿了,就琢磨着该投谁阵营,岂不乱了套儿?
向寻虽不讨皇帝的欢喜,可到底是资质上佳、身份无可置疑的。那可是嫡长子,还是百姓赞誉有加的嫡长子。放眼整个皇子府,哪还有比他更名正言顺、得受人心的?
便是那神秘的皇长子,有先帝的遗言,亦比向寻短了一头。
云归又待了半日,便告辞归家。刚走入自己的院子,就瞧见迎出来的邓喜,一脸奇怪神色,唤他时亦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公子……”
“怎么?有话便说。”云归总觉得楼桓之这样和向寻待一块儿不妥,心思一直挂着,便有些懒得理会邓喜。
“公子,您可还记得那丹烟?”邓喜牙,问道。
云归蹙眉,“她怎么了?”声音冷下来,莫不是这丹烟按捺不住,生出事儿来了?他将丹烟放在自己院里,只让她做些粗话,平日亦难以遇到他或是父亲母亲,但知她是个有野心的,只怕安分不了多久。
“出了事儿了……她,她……”邓喜有些难以启齿,“她勾搭上了三公子……”因主子提点,他一直小心注意着几个可疑之人,尤其是丹烟,找了可信的人在暗里看着,昨儿得了信儿,与府上男子私通,还以为是哪个仆人,哪知是三公子。又怕主子有别的安排,便只好静观不动,等着主子回来决定。
云归听完后拍拍邓喜的肩,“办得好,邓喜长大了,会为主子分忧了。”说着满脸欣慰。前世时他与邓喜并无太多感情,因邓喜虽是侍候了几年,但不多久他便入了宫,邓喜虽是奴籍之身,可到底不该为了他就入宫做个太监。
入宫二+年,心肠冷硬+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思来怀念少年时伺候身侧的小仆?重生后,亦只是因着新生的欣喜,见着邓喜才有几分感慨和怀念。不过是怀念一切尚好的时候罢了,并非真真因为邓喜这个人。
如今见得邓軎一副担心他不高兴的模样,心里打算起往后都留着邓喜的事儿。
邓喜听得云归的话放了心,便道,“公子,这事儿您看如何办?”毕竟丹烟如今是云归院里的人,传出去自己院里也不好看,显得云归驭下无能,且奴仆轻佻不检点。更重要的是,庶出公子到嫡兄处偷人,还可令整个云府面上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