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1 / 1)

苏中荀先前对此亦有隐忧,但总觉得这次大靖出手快,当不至于给淼国有空隙联合其余两国,便就未曾多想。现下听云归说来,倒觉得自己想漏了一点。

想要联手的未必只有淼国。听说蒙国现在的大汗名唤阿日斯兰,颇有些文武并重,不同于以往只知用蛮力的大汗。而湘国如今的君主是一个女子,虽近年无甚建树,但也必定比淼国的昏君强上数倍。湘国、蒙国两个君主,当真会眼睁睁看着他们攻打淼国,而不做任何事情?

越想越觉得有汗冒出来。虽还未入淼国境内,但就在这边城外,已觉得南边天气实在太过闷热了些。明明是春曰,却比他们京都的夏曰还要热上两分。

“你说得对……不知将军他们可有考虑到这一点。”苏中荀言道。

云归摇摇头,“将军他们有无认识到这一点倒是其次。毕竟蒙国和湘国要是想过来插手战事,要么得与大靖借道,要么就是路途险恶,待得他们过来了,亦已士气低迷,兵士劳累了。因而他们不会选择这个法子,只会如二十六年前一般,在边境合攻大靖。如此,关键得是陛下与太子,是否察觉这一点。”

刚好四个国家分布奇特。蒙国占了北边,淼国占了南边,湘国占了西边,大靖东边是海,因而呈现被三个小国包围的局面。也无怪乎靖武宗一心要将这三国收归大靖,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且又经历了二十六年前的天下之战,若非大靖胜了,靖武宗作为当时的太子,要么是殉国,要么是苟且偷生以图光复向氏皇族。哪能如现在,高坐殿堂,指点江山?

苏中荀又是脸一白。他这是怎么了?以往的头脑去哪儿了?所思所想,竟还比不过一个小上自己两三岁之人?

“陛下圣明,想来该有所准备罢?”苏中荀强打起精神来,忽略身上黏腻的汗

湿感。

云归蹙眉半晌,摇摇头,“就怕万一。陛下病了月余,此时精神必不如从前。而太子已经长大……”话未有说完,但想来苏中荀能够明白。

他们二人虽未出入朝堂,但父亲在朝堂上都是得力的,如何看不出陛下已经有些病糊涂或是老糊涂了,做的决定是再不如以前。若陛下未有察觉此间要紧之处,而太子贸贸然提了,陛下会否因此迁怒太子,觉得自己所思不及太子,太子将要替代他?又会否更甚,如……忌惮太子借机抢夺兵权,好谋朝篡位?

这些都说不准。云归唯一确定的是,一个老了且身体每况愈下的皇帝,心思是最为狭隘偏执的。

想了这许多,脑袋里便有些乱哄哄的。只好又用前世所知劝慰自己大靖仍会成功攻下三国,统一了疆土。这般安慰半晌,到底放不下心,起身提笔拿出自己还未有送出的家书,在后边添了几笔,让父亲在必要之时,劝谏一二。省得靖西和靖北被人围攻,大靖还被蒙在鼓里,后知后觉。

淼国边城内。关琮在边城知府宅中。几名将领围着圆桌坐了一圈,共商即将到来的战事。

一身量矮小、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言道,“关将军不必过虑。虽我淼国兵力不如大靖,可咱们边城易守难攻,只要咱们不出大错,坚守不出,量那大靖将领再如何本事,亦只能与我们慢慢耗着。”

另一清瘦男子附和道,“是啊,他们大靖派兵远至淼国,一旦耗时长久,大靖

皇帝和百姓怕亦心有不满。退一步说,便是让他们夺了边城,那亦只是惨胜,我们且撤回至林城,再与他们决一死战!”

关琮看着这两人,心有怒火。他知淼国朝廷中,爱国忠君之人并不多,但未有料到,在这紧要关头一若淼国节节败退,等待淼国的只会是国破家亡,这两个参将竞还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全然不知忧虑的模样。

坚守不出,或是撤回林城?是,坚守不出与大靖打持久战,确实可以保得边城更长久。可战事一旦久了,不止是于大靖不利,对淼国更无益处届时朝廷上下必定人心惶惶,尤其是君主,那样一个爱惜自己生命的胆小之人,说不得很快便会收拾细软,打算再往南逃,重立国都了。

再者,若有坏心臣子借口他关琮一味守城,毫无建树,怂恿国君用别个胆敢将淼国城池拱手相让的混账东西来换下他,他又当如何?

而败去边城,撤回林城,难道能使淼国更有优势?边城至少易守难攻,而林城,却比边城好打多了。一旦败退林城,淼国哪里还有城池,可以拦住大靖铁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