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临这边寻思云归许久,刘少悟难得地也在想云归,“这小子随军南下,也不知有没有好好练练医技。要是回来后让我发现退步了,我可饶不了他……”
“你这是想他了罢?想就想罢,你直说就是了,遮遮掩掩,婆婆妈妈……”向临脱着刘少悟,唇角微勾。
主将、副将及几位参将,还有军师,紧锣密鼓商置如何攻打林城。三军也不得歇息,由几个校官带着,每日操练。
军医要顾着受伤的参将和士兵,也有大半日不得空。其他人带来的幕僚,忙着在自己主子眼前立功,成天见搜肠刮肚想主意。于是乎,整个靖军里,最闲的成了云归和苏中荀两个人。
未免骨头生锈,云归捧了医书就绕着院子,边走边读。等到黄昏时分,用了晚饭,就去牢里寻关琮说说话。本来此事,皇帝交予他与柳易辞一道完成,但柳易辞是何人,三军爱戴、将军器重的军师啊。
眼看不日就要攻打林城,柳易辞哪里走得开?前日接了圣旨后,特地寻他给他致歉,又道明自己不得空的原因,已是给足了他面子。
再者,他还欠着柳易辞一个人情。虽不知他到底出于何种心思,帮他在蔡将军跟前说话,但自己到底是得了益处。他万万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
总归,他是怪不得柳易辞将此事都推给了他。其实让他一人去见关琮也好,这么些日子相处下来,他也不由得欣赏关琮几分。而关琮对他的戒心也轻了几分,两人偶尔也能谈谈别的无关闲话。
但关琮未再提过,想出狱上街看看,边城百姓是否安好。或许他也害怕,怕他所说靖军善待淼国百姓是真的。如此,他的心必定更加动摇。
对于关琮的固执,他深感无奈。或许从某一方面说来,那是属于他的坚持。可在要努力说服他的人看来,实在就像茅坑里的臭石头,又臭又硬。
还未到用饭食的时辰,云归想着关琮的的事儿,有些看不下医书,背了药箱就出院落,到外头走走。
走到一条街上,哪知有一间小店铺竟开了门。云归眨了眨眼,发现并非自己错看,便快步走过去,想看看究竟。
走到店前,便见柜上摆了五花八门的东西。有酒有点心,点心看起来还是刚做不久的,几包花生米在此时的云归看来,分外讨喜。除了吃喝的,还摆着象棋、围棋,干净的帕子,水壶,还有碗筷。
柜子后边,站着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子,身形矮胖,见云归过来笑得眼睛都眯得找不着了,“客官,想要点儿什么?”
巡视一圈店内,竟还有衣服和鞋子卖,心里讶异不是一分半分了,问道,“你这儿怎么卖这许多样的东西?你这店本来就是杂货铺么?”问完,又有点怀疑,“这铺子和铺子里头的东西,果真都是你自个儿的?”
店家听了后边的问话,也未有怎么恼怒,只是摆出委屈的模样来,“客官,您
这可就冤枉我了,我虽是微末商人,可也知道做事不能不仁义。抢夺别人东西的事儿万万不会做。尤其是这当口,岂不成了趁火打劫?我这铺子原来就是个杂货铺,但客官您别以为我这儿是杂货铺,就信不过我的东西。我东西虽卖得杂,但样样都不差的!”
第20章关琮身世
云归闻言有些半信半疑,又问,“那这当口,你怎么开门做生意了?”其他百姓可都轻易不出门,也不知家中可还有存粮。
店家呵呵一笑,样子都有些像弥勒佛,“不都说富贵险中求,且这么些日子,我们都安好着,没见哪个军爷凶神恶煞找上门来。”
说得倒有几分道理。城中百姓虽不多,但也有一两百人口,大人可以忍饿,小的却难撑太久。一旦家中米粮不够,为了小的,该下地种田的种田,该去河边捕鱼的捕鱼。等得发现靖军绝不难为他们,他们也就不再整日躲在家中了。
若有老的老得无法事生产,小的小得只会啼哭,这家店可就得受欢迎了。毕竞再怎么着,一家平日里卖吃食的店铺,屯粮必不会少。
云归点点头,“给我半斤点心、两包花生米、两坛子好些的酒水,还有一副围棋。”
店家立即笑开了花,忙不迭地给云归拿东西,待得一齐递与云归后,便道,“承惠一两银子。”
云归起初有些愣然,他本已做好心理准备,这么些东西又是在这时候,必然便宜不到哪儿去。想着做买卖的也不容易,让他多赚些也无妨,没成想只是比京都寻常卖的贵了些许。掏出一锭银子给店家,店家忙伸手捧去,“多谢客官,多谢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