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淼国大败,他好歹还立了一次功。虽然不算大功一件,也不曾因此加官进爵,但到底得过封赏。
而这一次,征北很快又要结束。他却是一次功劳也未立,更遑论加官进爵,记一大功。
那这么久以来,他到底干了些什么?
他利诱了蔡永平的一个亲兵,命令他务必引得蔡永平对云归生出杀心。他与云跃合作,用舆论孤立排挤云归,欲让云归在靖军营无立锥之地。他给宋连仁和云跃出法子,要陷害云归于不忠不义之地,乃至失掉性命。
一桩桩事情,他冒着危险,夜不能安寐。结果,竟是无一能成!
究竟是云归太厉害,他不如他,斗不过他,还是运道偏帮云归,偏帮得厉害?他还能够有好机会吗?还能够成功吗?
百般挽留楼桓之直至深夜,本不算什么。但刚好是在云归出事的时候,他没法子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楼桓之和云归两个人不会多想,不会对他生出一点儿疑心
I
是他太急切了吗?竟是亲自绊住楼桓之。或许,他内心深处,是千分万分乐意,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根本没有打算过,让别人来绊住楼桓之。
有什么不好?既可以让云归少一个帮手,计谋更顺利进行,又可以与楼桓之独处!他已经多久没有与楼桓之独处超过两刻钟?可以总是陪在楼桓之身边的人,之前是柳易辞,现在是云归!
他不可能对这样的机会不心动。
而心动的代价,往往太大。对楼桓之心动,他丢失了自己。对与楼桓之独处的机会心动,他将自己暴露出来,引动云归和楼桓之的怀疑。
他不敢稍微想象,楼桓之发现他的丑陋面貌,会是如何反应,如何看他。渴求楼桓之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却不希望那目光是饱含鄙弃和厌恶的!
第37章幕后主使
耗时一日。靖军攻破蒙国王城。王城中人,阿日斯兰的母亲及妾侍,皆为靖军俘虏。
靖军上下,齐声欢呼,有人甚至弃了矛,躺倒地上。就在蔡永平准备下令全军休息的时候,有探子来报,说阿日斯兰带着蒙兵往湘国方向去了。
蔡永平哪里愿意让阿日斯兰就此逃到湘国?连忙派人循着方向去追,不料却是中了魏黎的埋伏。
一张又一张捆绑着巨石的大网,接连困住一片又一片的大靖士兵,一时间让靖兵无可动弹。魏黎早布置好机关,用力一拉树上绳子,靖兵们也就随着网罩被拉了上去,吊在树干上。
魏黎弄好一切,夺了靖兵的马匹潇洒离开,靖兵们却是一直等到蔡永平久未收到消息,不放心遣人来探,才发现他们竟早早中了埋伏。
靖兵们得救,到蔡永平跟前复命,蔡永平才知逃脱的魏黎,竟还有如此能耐,心里有怒,但也无可奈何。
就在靖兵们得救后几个时辰,又有人来报,道阿日斯兰与一众蒙军,已经逃窜进了湘国地界。到底是迟了,与蒙国之战,无可避免燃去湘国了!
蔡永平留了士兵,把守巴图城,又进驻王城。时至傍晚,蔡永平向众人道,“今夜饮酒庆祝!”
士兵齐声高呼,“谢将军!”“今晚终于可以大胆喝酒了!”
很快,有士兵负责回到巴图城,去青壮酒庄搬酒来,负责炊事的士兵,早早开始准备饭食。其余人或巡营巡城,或寻地休息。
好似是一眨眼的功夫,天色就黑了下来。火盆、篝火照映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愉悦而放松的。之前军营里严肃而凝滞的气氛,总算得以缓解。
云归与楼桓之两个人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打仗的时候,既觉得曰子过得很慢,又觉得很快。虽然我不軎战争,但又觉得天下一统了也好。天下一统后,或许又能世间平稳数百年。”
楼桓之一笑,“只要少一些野心勃勃,贪心不足之人,世间必会安稳。”转过头,直直看着云归,“天下一统也好。如此来日与你执手走天涯,会少一些麻烦之处。,’
云归看着楼桓之的双眸,竟有些痴了。楼桓之的一双星眸里,盛着火光。小小的两团火光里,都是一个小小的他。
其中深情,足可溺毙了他去。
若非还有几分理智,知晓这儿是大庭广众之下,他怕是会忍不住探身抱住楼桓之。逼着自己偏回头,免得与楼桓之如此沉默对视太久,引人注意。
“也不知大败蒙国后,是否直接前往湘国……”云归转而说起这事。
楼桓之微摇头,“这事情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