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爷,我娘虽然死了,但,我还有个舅舅在镇上开铁匠铺子,我想,我想去投奔我舅舅!”仰起脑袋来,楚阳望着老族长,坚定地说着。他可不想留在这个村子里受气,他还要去找媳妇、找儿子去呢!
闻言,老族长沉默了半晌。“好吧,既然你要投奔你舅舅,那二根你就不要给大山两亩地了。直接给他银子吧!两亩地就给二两银子吧!”
“三叔,我家,我家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啊!”开口,杨氏焦急地说着。
“没有?没有不会借吗?咱们桃花村七十多户人家,难道你们连二两银子都借不到吗?你们的人缘儿那么差吗?”说到这个,老族长一脸的不爽。
“三叔,您放心,我这就回家取钱去,一定把这二两银子凑够了!”说完,张二根转身就离开了。看了看自己男人,杨氏也带着孩子在众人鄙夷、不屑而又嘲讽的目光之中,跟着张二根一起离开了。
“桃花村的乡亲们,你们也都听到了,大山这娃命苦,七岁就没了娘,这会儿又被他爹赶出了家门。咱们谁手里有余钱,就帮衬孩子一把吧!”说着,老族长拿出了五十个铜板放在了桌上。
“我这儿有!”
“还有我!”
看到老族长拿出了铜板,其他的村民也纷纷慷慨解囊,将自己的铜板放在了桌上。
瞧着桌子上很快就堆积起了一堆的铜板,楚阳心想:这桃花村的村民还真是不错啊!
拿出了一根麻绳来,村长和村长媳妇,帮忙楚阳把村民们捐献的铜板都穿了起来。“大山啊,这些是村民们给你的钱,我数过了,一共是九百六十三枚铜钱。铜钱太多,你拿着不方便,叔给你换成一两银子。”一两银子=1000个铜板,相当于三百元人民币
“四叔,怎么能让您赔三十七个铜板呢?”望着村长,楚阳不好意思地说着。
“这算啥啊?就当叔给你的!”摆了摆手,村长不以为然地说着。
“谢谢四叔,谢谢三爷爷,谢谢各位长辈们!”低下头,楚阳给所有人道谢。
“哎呀,谢啥啊,娃子,你以后好好的过日子就行!”
“是啊,去了你舅舅家,要听话,多干活!”
“对对对,多干活少说话,免得又挨打!”
看着楚阳,村民们送上了温馨地叮嘱,便纷纷离去了。
“三牛啊,你用你家的牛车送娃进城吧!车钱算我的。”望着张三牛,老族长如是说着。
“三叔,您这说的是啥话啊?我哪儿能要您的钱啊?不就是送大山进城嘛,我不要钱白送一趟,又能咋样啊?”看着老族长,张三牛笑说。
“行吧,那大山你就带回你家去,一会儿,你就把他送进城吧!”
“行!”点头,张三牛和三牛媳妇瞧向了楚阳。
“大山,这是婶子做的钱袋子,婶子把这一辆银子放进钱袋子里,你要拿好了。镇上的人多,小偷也多,你一定要拿好了!”说着,四婶子递过了一个钱袋子给楚阳。
“诶,我知道了,谢谢四婶子!”点头,楚阳立刻伸手接过了钱袋子。心想:再加上他老子的二两银子,他就有三两银子傍身了,还真是不错啊!
“三爷爷,四叔,四婶子,谢谢你们!”弯下身来,楚阳感激地给老族长磕了三个响头。
“娃子啊,你听三爷爷说,一会儿你爹还会给你送去二两银子,你这三两银子啊,你要藏严实了,不要让你舅舅和你舅母知道你身上有银子。要是你舅舅他们一家对你好,那你就自个攒着这个银子留着日后买房娶媳妇。要是你舅舅一家对你不好,你再回村子里来,有这三两银子,你还能自己买块地,养护你自己是没有问题的!”看着楚阳,老族长苦口婆心地告诫着。
“嗯,我知道,我知道了三爷爷。谢谢您三爷爷!”点头,楚阳连连道谢。对这位老族长非常的感激。
“爹说得对,这银子可是你的保命钱啊,你一定要藏好了啊!”点头,四婶子也这么说。
“嗯,我知道,谢谢四婶子!”
“行了,起来吧,先去你三大爷家,一会儿等你爹把钱送过去,就让你三大爷送你进城,找你舅舅去。”看着楚阳,老族长示意楚阳起身。
“嗯,三爷爷,四叔、四婶子,我走了!”站起身来,楚阳辞别了老族长一家,便跟着张三牛两口子离开了。
“哎呀,这孩子真可怜啊!”望着楚阳离去的背影,四婶子眼眶微红。
“是啊,希望他舅舅家能不嫌弃他啊!”说到此,老族长轻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