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便至登基大典。
这一日阖宫上下天未亮时分就忙碌起来,太监宫女往来穿梭,郑多宝居中指挥,各处一派欢欣景象。
寝殿内,殷承玉沐浴更衣后出来,薛恕便领着数个小太监,捧着帝王冠冕和衮服上前伺候他更衣。
小太监们捧着托盘站成一列,薛恕娴熟地展开一件件衣物为殷承玉穿戴。
衮龙服庄重繁复,光是穿戴妥帖就花了两刻钟。
殷承玉头戴毓冕,十二毓垂落遮住了大半面孔,宽大衣袖曳地,胸。前与肩背有五爪金龙腾飞,余处以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章满绣,通身华贵,不需言语,只静静站在那处,便已经彰显天子威严。
此时情景仿佛与上一世相重叠,叫薛恕生出些许经年恍惚之感来。
他轻摆手,捧着托盘的小太监们便如流水般退了出去。
内殿再无旁人,薛恕瞧着面前年轻的帝王,再不克制眼中的痴迷与情愫。
他轻唤了一声“陛下”,随后单膝跪地,弯腰仔细抚平衮龙服下摆的褶皱。他的动作极慢,指尖一寸寸细致抚过,似在以虔诚至极动作诉说心底暗藏的汹涌情意。
殷承玉垂眸瞧他,蓦然想起上一世登基那日,他亦是如此跪伏在他身前,领着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历经两世,他始终不离不改。
心脏深处涌起无法言喻的悸动,殷承玉俯下身来,抬起他的下巴,问:“厂臣可还有夙愿未了?”
第130章
相似的情景之下,久远的记忆破土而出。
上一世登基之时,殷承玉亦问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那个时候,掌握主动权是薛恕,步步紧逼的也是薛恕。
“恭喜陛下,终于得偿所愿。这大喜的日子,不知陛下可否让咱家也一偿夙愿?”
“厂臣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何心愿未了?”
那时二人立场相悖,又从未言明心中所想。他进一步,他便退一步。
“陛下明知臣想要什么。”
“厂臣要的,朕恐怕给不起。”
那时候薛恕问他“是给不起,还是不想给”,他避而不答,只是因为他心中亦没有答案。
人非草木,数年纠缠患难与共他不可能无动于衷。然而理智始终牢牢束缚着他,叫他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