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技幻想>群星军火畅销万界> 第二百六十章 蝠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章 蝠鲼(3 / 4)

......

通过卫星实时观战的杨天易看到这里,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对科研部最新开发的‘蝠鲼’mobula战斗机器人有了一个大概的战力评估。

“悬停在轨道上的驱逐机分批降落,准备回收集团资产。”

见母舰的威胁已经被‘蝠鲼战队’清除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问题可以交给其他地面部队解决后,他便下达了一条全体人员及时撤离的命令,毕竟‘蝠鲼’机器人造价不菲,每一台都抵得上数百台普通的z1机器人。

算上研究经费等各种附带成本,集团此时部署在地球上的数十台蝠鲼机器人造价甚至快赶上半艘标枪级护卫舰了,因此肯定不能像普通装备那样用完就丢,集团还没有富足到那种程度。

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杨天易背过双手,盯着窗外的星空陷入思考。

“蝠鲼”看似强大,但归根结底不过是战场支援型机器人,正如现代战争不能只靠坦克,“蝠鲼”机器人在集团陆军部队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在交火激烈的战场上为脆弱的士兵们吸引来自敌人的重火力,同时提供一个能稳定输出的火力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蝠鲼”及其衍生型号的开发并非科研部dú • lì完成,而是人联科学家与集团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晶。

如果要说哪一方的功劳更大一些,杨天易认为人联可以凭借他们从天夕星战场上收集的大量实战数据占到六成。

这还要多亏他早早与人类联邦达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否则这些宝贵的实战数据对方是不可能主动与集团分享的。

并且双方在芬哈本尼斯上建立的“群星联邦先进科学实验室”,简称星联合作实验室也在“蝠鲼”的研发中贡献良多,甚至可以说主导了集团新一代大型战斗机器人的研发。

鉴于大型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愈发不适应集团陆军的作战需求,多足机器人的研发进程早在集团成立后不到半年便已开始。只不过由于科研部缺乏有足够天赋和能力的研究员,多足机器人的开发一度陷入停滞。

但这一情况在杨天易与人联签订了合作条约后立即得到了改善,在星联实验室中,大多数情况下人联科学家都扮演着老师的角色,悉心教导作为学生的集团科研团队。

除了最拿手的几项发家技术外,人联科学家在工程学上的造诣远非集团可比。更难能可贵的是,双方几乎形成代差的科技鸿沟让许多人联科学家不惜自降身份,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讲起。

毕竟在那些讲究实用主义的人联科学家看来,只有教会了基础知识,之后的沟通才能得心应手。

在长达一年的合作中,人联派来参与合作的科研团队对集团也许谈不上倾囊相授,但绝对是合格的老师。因为他们不仅为集团科学家填补了大量基础知识的漏洞,许多在人联内部都算先进的技术也愿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藏私。

正是因为双方亲密无间的合作,自己才得以在今天见到“蝠鲼”机器人的精彩表现,这是不容质疑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