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青盖房子的时候,老肖头儿到处张罗,欠下的人情可不少。
要不是老肖家嫁了笑哥儿给铁青,铁青也不可能在榆树村过得这么滋润。
流民那么多,能真正名声好,融入榆树村的,能有几个?就老郭家,良夫郎的娘家,名声就不好,基本上没人家乐意跟他们打交道。
他们家将良哥儿嫁给了刘三儿,算是在榆树村有了一门亲戚,可是其他没成家的小子,也都是娶的流民里的哥儿姐儿。
没啥嫁妆,也没有给啥聘礼。
老郭家的日子过得很热闹,每天吵吵闹闹,左邻右舍这几年都习惯了。
没有比他们家更闹心的人家了。
“他们能收多少粮食啊?万一收购了老铁家的,还能要咱们这样的散货么?”刘二家的继续道:“别到时候人家卖了个好价钱,这宋家粮铺的人再走了,我们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啦!”
这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刘二家的又能说会道的,搞得大家都很忐忑,尤其是有不少人家都指着卖了粮食的钱。
要么还债,要么办重要的事儿,娶亲出嫁的都要钱呢。
更有生病的指着这钱看病抓药。
哪儿不指着这笔钱啊?
刘二家的朝老郭家的使了个眼色,老郭家收了刘二家的一点好处,加上老郭家也有不少粮食要卖,家里头更是指望这笔钱过日子呢。
就也开口说了一些话,搞得大家有点心里没底儿了。
老肖头儿一看这不行啊!
“宋辉掌柜,你看啥时候收粮食?”老肖头儿就直接问了宋辉。
宋辉其实没吭声,因为他不知道夫人那边是个啥情况。
高价收粮这事儿,主要是他们的一个噱头,要是事儿成了,不介意花点钱,给小姐造个好名声。
可是事情没成呢,这个时候他就开口说收粮食,万一夫人那边没成……他这不是坐蜡了么?
“啥时候夫人说收粮食了,就开称。”他直接就将责任推给了宋夫人。
“既然是这样,那大伙儿就去铁青家看看吧。”老肖头儿算是看出来了,宋家粮铺这是非得盯上铁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