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皎然这个人,从小就很有名气。
身为御史大夫白知岳的小公子,白皎然五岁会写诗,六岁会作词,七岁开始写骈文,九岁书法就有小成。到了十三岁,已经有人将他与早已有白衣卿相美誉的杜玉章相提并论。
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是惊才绝艳,同样是家世深厚,甚至同样长得很好看。
……尤其是长得好看这一条,让白皎然的名声如同燎原之火,在整个京城世家子圈子里飞速传播着。
平日里请他吃饭的人就络绎不绝,只是他不愿花费时间与这些人应酬。自然,他也有闭门谢客的资本那些人到处钻营,无非是想找个好恩师投靠,以备科举。
但白皎然不用因为他爹白知岳,就是科举考官中的超级大佬。从来只有旁人结交他,他断没这个必要,再去结交旁人。
4、
而韩渊这个人,从小也很有名气。只不过他的名声都只在他出身的京郊乡野传播,而且都是恶名。
韩渊说话刻薄,做人奸猾,手段狠辣,睚眦必报。更过分的是,明明是寒家子弟,他爹也不过是个小官甚至做官时候都没给家里挣下一份家业,居然天天念叨着“清廉”“爱民”迂腐!愚蠢!
病死后妻儿没有着落,也都是自找的!
可这样傻子的儿子,却还妄想着一步登天,考上进士做大官!
【韩白】【初遇之二】
可这样傻子的儿子,却还妄想着一步登天,考上进士做大官!
真是太可笑了!谁不知道,平民人家的儿子只可能考上同进士,那些进士都是留给贵族子弟的?想要做进士,要么有个好爹,要么有个好干爹,要么你的执业恩师有个好爹或者好干爹能够给你引荐但是能拜这种人做老师的人,自己必然有个好爹或者好干爹。
看看,死循环。
平民?别想了!不可能,认命吧!
但是韩渊这人却很狂妄。他偏偏不认命。
只是有时候,时运比人强。若不认命,又能怎么样呢?
就像今日,弯下腰陪着笑脸,依然得不到一点希望。
5、
酒楼外。
一阵大风刮过,那叠文章卷成一卷,被风吹滚到了白皎然脚下。
白皎然停下脚步,弯腰捡了起来。不论别人如何,他绝不会从人家的文章上踩过去。
他拿在手里,展开看了一段,先是一愣,转瞬就是满脸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