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
“我们快到了。”
“嗯。”
“韩渊。”
“嗯?”
“其实我是在进了翰林苑之后,才读到了杜大人的著作的。”
“……”
韩渊半阖着眼,此刻微微张开。他听出白皎然话外有音,反倒不那么紧张了。他轻轻一笑,问道,
“皎然,你想告诉我什么?你不是为了杜玉章才去?那你是为了谁?我可没听说,翰林苑里出过什么魅力超群的大人物,不过是一群书呆子罢了。”
“……”
白皎然垂下眼睛。
“当初顾大人和杨大人都对我说过,似乎你有意向要去吏部尚书衙门。不过那一年,吏部只要一名进士。”
“你原本想要去吏部?因为听说我想去,怕抢了我的位置,所以才改了主意,去了翰林苑……?”
韩渊因为发烧,头脑转得比平时慢了些。他自言自语,
“不对啊。若是你的话,老师他说一句话,不会有人不给面子的。吏部一年多收几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吏部尚书衙门,是老师看中的地方,我从一开始就没想去。牵扯人太多,一群群纠缠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面,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那时候我没有实绩,根基不稳,不想掺和那些。”
“嗯,如果父亲开口或许可以。但我不太喜欢这种事,而且我的性格本来也不适合那边。翰林苑,就在吏部对面,也合我的性子。”
翰林苑,就在吏部对面。
九个字,平平淡淡,一不留意就会错过去了。可若是韩渊会错过,那他就不是韩渊了。
片刻沉默,韩渊伸出手,压住犹在自己额上流连的白皎然的手。他的手滚烫,而那双手有点僵,似乎在紧张。
“我明白了。”
“……”
“你去翰林苑,果然是冲着一个人去的。”
只不过,那个人不在翰林苑中,而在对面。韩渊突然觉得心头有些烫,似乎病痛也不那么难捱了。他慢慢露出点笑容,将白皎然的手掌从额头拉下来,凑到唇边亲了一口。
“皎然,后来听说我没有去吏部,却跑去京郊做了县令你失望没有?”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