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罗锦年第一次上战场,很可能亦是此生唯一一次。他从上京的富贵窝,温柔乡里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一半是少年意气,一半是想逃避。他的意气本就不怎么靠谱,是悬在天上的,看话本子,听故事萌生,当真正直面残酷时,飘渺的意气被冲散大半,愣愣望着对垒的狄戎,握刀的手止不住颤抖。
那是怎样一群凶徒,他们大多数人穿着做工粗糙的皮甲,裸露在外的胳膊大腿绘满诡异图腾,眼神凶狠,似恶狼欲要择人而噬。
千人同心,万人一命,气势凝炼到极点,恍惚间罗锦年看见半空中出现副硕大的恶狼头。
有道是,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①
战鼓擂,兵马动,震天撼地一声吼。
罗锦年听着身边将士气吞霄汉的吼声,忍不住想后退。他忽然懂了,宋凌说得对,他根本做不了千万人吾往矣之勇士,只能做勇士中逆流的庸才。
想逃,
每一寸发肤都在叫嚣着,快逃,快逃,会死。足尖方后撤一寸,他面前突然出现了老许那口黄牙,“怕了?”
骤然气血上涌,环顾身侧皆为手下败将,他们都没退,自己怎能胆怯?罗锦年很狠咬舌尖,咆哮出声,忽生悍勇,小旋风样冲了出去,空气里回荡着他的吼声。
“有何惧?”
战报纸片样的飞往上京。
“报!征北将军大破狄戎!已将狄戎逐出一线峡!我军损伤一万三千余人,敌军不可估算!目前两军在柳州界内野鸳坪对垒!”
“报,两军野鸳坪初次交战,我军损伤三万余,敌军不可估算!”
“报,将军再战野鸳坪,我军损伤五万余……”
前线战况焦灼,征北军虽成功将狄戎赶出一线峡,但此后的战事少有捷报,吃亏不小,上京城内也一片唱衰声。甚至有大臣提出让昌同帝迁都南下,在这节骨眼上枢密院又屡发贪墨军饷事件,昌同帝连发数道罪己诏。老天也厌弃了药石罔效的王朝,看也不看供奉登天台上的罪己诏,不屑得很,扭身崩了个响屁。
青天白日里一声惊雷成功让昌同帝自登天台跌落,自此缠绵病榻,国事暂由四位嗣子与丞相傅御商议决定。
苍州,戍边城,田国公府。
“爹!你就让我领兵去柳州罢!妹夫再如何英武领着那群酒囊饭袋能成什么事!爹!”田府大爷,田元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堂里来来回回的转。
田国公今岁已到古稀之年,仍然精神矍铄,他猛的睁开一对虎目,怒断案几,吼道:“老娘舅的!别给老子转了!先等元猛回来看看凶真动向,再做决定!那是老子女儿我恨不得心都掏给她,老子难道不疼!”
田元义被吓得直缩脖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干脆捂着脑袋蹲在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二人念叨的田元猛连弹带射的撞门而入,可怜的门板好端端遭了无妄灾,与他的案几兄弟一道英年早逝。
“爹!大哥!凶真与周游打起来了!狗脑子打一地,肯定没空盯着咱们!”
田元义大喜:“好,我即刻带兵……”
“立刻点五万人马随我前往柳州,”田国公不由分说地做了决定,大氅一披就往演武场去点人。
田元义骇了一大跳,急忙拽住田国公劝阻:“私自领兵擅离苍州已是大罪,您可是国公万不可……”
田国公甩开他,轻蔑一笑:“不可?不可什么?老子还怕宋允礼?他算个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说:
①燕歌行,高适
第128章逐明
成长二字真是说不清,以往二十年岁月罗锦年只痴长了身量和不可一世的天真。岁月尽付谈笑间,而短短二十天又像走了一辈子。酷烈的炮火与厮杀推着他不断往前,战场上刀是冷的,人是冷的,天真也被冻硬了。
随着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罗锦年觉得人命这样单薄又脆弱,每时每刻都会能在他眼前炸起蓬蓬血花,绚烂又颓靡。他本以为和罗青山有漫长几十载的光阴去怨怼,去和解,去父子情深。他突生惶恐,死字山一样压在他心尖上,谁都会死,说不准是今天,说不准明天,他就再见不到罗青山。
夜里辗转反侧,罗锦年蹑手蹑脚掀开布衾,踮着脚往帐外走,方掀开帘子,忽然在此起彼伏的鼾声中听见一声轻唤,
“少爷……”
罗锦年狐疑转身,往大通铺扫去,都睡得四仰八叉,雷打不动。正以为是听差了,或许是谁在梦里说胡话,又传来阵悉悉索索的响动。这次听仔细了,他顺着响动往东南角上打量,只见老许咧着口黄牙,单手支着脑袋,发现他看了过来,还扔了个不伦不类的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