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巡查使官阶不高,职权却不小。检查机制又分巡查与督查,顾名思义,巡查使巡回全国,督查使监察上京。
巡查使只受中央调动,地位上隐隐凌驾于地方官之上。
各个地方的巡查使都是去当爷爷,唯有一处例外江东。
众所周知江东姓王不姓宋,内任江东巡查使夹着尾巴去夹着尾巴回来,若有个把个拎不清的在江东抖威风,挨打事小丢命事大。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宋凌压下睫羽,思忖道,昌同帝尚方宝剑都抬了出来,总不会是想让他去江东看风景。而且他乃一介白身,巡查使归丞相管辖,傅丞相能同意?
思及此处,宋凌料定昌同帝还有别的事交代,说道:“世叔,小侄不过区区一白身,侥幸得世人高一眼看全赖祖宗余荫,父兄庇佑。出任巡查使,无才无德是一,惹人非议是二。旁人非议小侄倒也无碍,小侄担心世叔也遭小侄连累,望陛下三思。”
昌同帝闻言一笑,抽出宝剑耍了耍过足瘾,笑道:“你不必妄自菲薄,在我看来当今世家子,唯你独得风流。我岂不知江东乃是非地,被王家打造的铁桶一般,不是好去处,我又怎会让你做活靶子。”
“此番出行江东,还有位巡查使,襄党张鸢直系徒孙公羊途,他为人谨慎,口风极严,是个出名的笑面佛。我命你为眷官与他同去江东,他为明,你为暗。”
“名义上他是巡查使,但你才是我暗中派出的真正巡查使。”
眷官负责记录巡查使与地方官员交际往来,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勉强算作巡查使下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居然打的这个主意。
宋凌藏在袖中的指尖蜷缩,眷官需要时时刻刻跟在巡查使身侧,再联想到公羊途出身襄党。傅丞相历来与襄党不睦,互为政敌,怎会任命襄党之人做巡查使?莫非傅丞相与襄党早已经和解?
宋凌心一惊,更糟糕的,公羊途去的是敏感的江东,昌同帝难道疑心襄党与世家互有首尾,借巡查之名联络?
若真如他猜想的这般,那眷官正是最好监视巡查使的最佳人选。
宋凌稳住心神,故作疑惑问道:“世叔想让我做何事?”
昌同帝握剑的手一顿,锃亮剑身照出他静谧眉眼,“你才思过人,难道不清楚我想让你做什么?”
“看住公羊途和王家老儿,凡有不对之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切回京再议,”昌同帝声音冰冷,“此乃一桩,我还要你暗中查一查盐矿走私之事。”
盐,系千家万户之日常必须,甭管你是gāo • guān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盐。因此食盐买卖利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所有与盐有关的生意都掌控在官府手中。朝廷明令禁止任何人私下买卖食盐,走私食盐轻则人头落地,重则诛连全族。
但重利之下必有不怕死的亡命徒,年年来杀之不尽,驱之不绝。江东共有五条盐脉,江东是王家的江东,若没王家默许谁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走私?
昌同帝此举剑指世家。
说完咣当一声将宝剑掷到宋凌跟前,肃声道:“持此剑,可斩魑魅魍魉。”
换了旁人在这,定没胆子去接这要命的差事,一但被王家和公羊途察觉,九天命也不够死。但宋凌可不怕,昌同帝比他自己更看重他的命,既然昌同帝敢开口那必然有万全之策,保他这颗大还丹怎么去的怎么回来。
宋凌躬身拾起宝剑,“遵命。”
昌同帝拍了拍他肩膀,又摇铃命内侍上了些精致的点心瓜果,拉着宋凌坐下,笑道:“放松些,正事说完,该我们叔侄二人说些闲话了。听闻你幼时有一启蒙恩师,姓石?”
宋凌本就疑心石先生和昌同帝暗中有联系,甚至就是昌同帝的人,不欲与昌同帝说起石修远,刚想岔开话题便听昌同帝道:“我与你师徒二人都有缘分,机缘巧合之下修远如今正在宫内,你去见见罢。”
宋凌愣住,谁在宫里?他反反复复想着昌同帝的话,每个字都认识,听得分明,但连在一起却弄不懂,先生,在宫里。
压抑的情绪冲破堤坝汹涌着将他席卷,他的悲痛与刻意遗忘的恐惧皆翻涌而上,呼吸也困难。
“福官,带我这侄儿去见修远。”
宋凌丢了魂一般跟在福官身后,下阶梯时被绊了个趔趄,差点将捧着的宝剑摔了出去。
福官下了一跳,伸手护住宝剑,关切道:“郎君可是身体不适?”
宋凌面上看不出哀乐,笑着拱手:“心里想着事,倒是晚辈的不适,让大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