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曲息、舞止,歌停。
武将们慷慨激昂,再也不用酒觯,纷纷抱壶痛饮。文官们也心怀激荡,纷纷遥敬。
这一刻,文武隔阂仿佛冰消雪融。
好一曲《大风歌》!
舞女们轻快退场,又换上来一批身着素色服饰的舞女摆好姿势。
那边音乐再起,素色舞女随乐起舞,美轮美奂。
这次是文官们唱了起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文官们自然没有武将们那么群情亢奋,但也以一种高亢婉转的语调提醒人生易老,岁月易逝,英雄豪杰需追星赶月,奋发努力。
武帝刘彻大概没想到,一首悲秋的《秋风辞》,也能被后世的儒生们解读出正面向上的意味来。
两曲歌罢,厅堂内的气氛终于达到顶点,文官们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三三两两勾肩搭背的探讨起天下大势和人生理想来了。而武将中已经有人醉倒,更有人直接坐在案几上,抱着酒壶,冲舞女说着荤话。
唯一残存的界限,只是舞女们脚下厚达半寸的地毯,除此之外,再无界限可言。
所有人都在欢庆,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虽然不能和主间的大佬相比,却也绝对是中流砥柱了。
公孙度喜用旧人,所以这里大部分人都是跟随者公孙度起家的老人,功勋暂且不提,苦劳总是人人都有的。
所以,有人上去对舞女动手动脚了,有人赶走了鼓师自己边敲边唱了,有人把着羊腿泡酒吃了,有人脱去衣衫玩摔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