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建安赋> 第一百九十七章逆境中的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逆境中的谋划(3 / 4)

“我赞同公与先生的意见。”田瑭接过话茬说道,“诏令不能不遵,否则我们失了大义,将无立锥之地。”

“上谷郡和代郡能算是立锥之地?”鲜于辅毫不犹豫地反驳。

“一年来,我们已将代郡原有的人口和陆续安置到代郡的流民全部转为府兵,代郡现有人口总计应该超过二十万,并且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二十万人之中,受过训练的能战之兵不下于五万;上谷郡作为我们的冶铁中心和工贸中心,除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大军提供武器装备,更能创造可观的财富,现在,我们的工商税已经成了财税的主要来源。”田瑭解释道,“若我们准备充分,在公孙瓒北上之前就动员一些百姓去上谷郡和代郡,我们当能拥有和公孙瓒基本持平的人口数量和战争能力,以及比他强得多的财税和制造能力。”

这一番解释有理有据,让鲜于辅不能再言。

“那就任由别人欺负咱们?”鲜于银挥了挥残臂,情绪激动。

“为今之计,我们需做三件事。”沮授仔细听了田瑭的全部论述,已经掌握其精要,并有了进一步的考虑,“其一,遣使速去长安求见天子,表示我们会遵诏而为,顺便探一探别情;其二,即刻草拟告示,并遣快马到三郡各县张贴,凡愿迁往上谷郡和代郡的百姓,官府负责安置,并分配田地和农具;其三,遣使去往张燕处,携重金以结友好,同时令各地军士回蓟县,加紧训练、牢固城防、做足准备!”

“我愿去长安!”田畴听完沮授的话,毛遂自荐道。

田畴愿意执行沮授的建议,说明他已经认同了沮授的方略。

“子泰若能去,再合适不过。”沮授点头赞同,看向刘虞。

所有的缘由和利弊都已经分析清楚,在场众人的态度也都表露无遗,到了刘虞做最终决策的时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