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人仙百年> 第4章 沧桑磨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沧桑磨难(3 / 4)

于是乎,秦笛装模作样的看书,四岁掌握小学知识,五岁看完中学教材。

随后,他开始读报纸。

这年月知名的媒体,大都是外国人办的,其中包括“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字林西报”等。

“万国公报”创办于1868年,它的创始人是传教士林乐知,曾受清廷“钦赐四品”的虚衔,还受过罗斯福的接见。每期发行量1800份,影响力比较大。

“申报”是由英国商人eynestmajer于1872年创办的,算是商业化最成功的报刊,被誉为“中国的泰晤士报”。

“新闻报”几乎跟“申报”齐名,1900年发行量1200份。

而“字林西报”则是一家英文报刊,主要给洋人看的,华人中只有留学英美的人看,其余看的人很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人办的报纸,但因为受到清政府的管制,时而开张,时而倒闭,暂时还不成气候。

因为秦家做纱厂生意,必须了解市场行情,秦汉承又是银行的副行长,所以家里常年订了万国公报和申报。

通过阅读报刊,秦笛渐渐将眼前的事,跟模糊的记忆结合起来。

1905年,发生了不少事。

这年2月,王汉行刺铁良未能实现,愤而自杀。陈千秀秘密集会组建岳王会。4月邹容死于狱中,年仅20岁。九月,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光复会成员创办的绍兴大通学堂开学。吴樾刺杀五大臣未成身殉革命。

同年,复旦公学成立,秦笛的外公辞去南洋公学的职务,做了复旦公学的副校长。

11月,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出版,在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