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东方势力在沿着第二战区的城市边界基地布防了大量防御设施,充分发挥防守方的优势,随时准备迎击西新联盟的进攻大军。
而东方势力布置在第三战区的二十多万兵力,将迎击西新联盟牵制大军。
基本而言,现在的情况是东方势力占据优势的局面,所以东方耀并不担心什么。
并且第一战区准备了一个机甲师的机动兵力,作为预备役,随时准备增援第二战区的前线战场。除此之外,整个东方势力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再让东方耀调动了。
前番大战,已经将东方势力一年来储存的战争物资消耗到只剩下一半不到的程度,随时也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大量生产,也并不能够恢复到战前的那么多。
如果这样的战争再打上几次这样激烈的战斗。那么东方势力剩下的战争物资根本支撑不起继续战斗的消耗。
但东方耀是铁了心,准备大干一场了。
也不管消耗多少的战争物资了,只有有就行。
但想发动一场战争,也是要考虑军队的状态。毕竟,东方势力的军队也不是铁打的,也是需要一个休整的间隔,才能生龙活虎。
而且,不说东方势力是否补足战损的兵员以及军队当前的训练水平怎么样,还不好说。
现在这种情况已是无奈之选。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势力注定只能迎战。况且西新联盟想攻占东方势力,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先说,西新联盟,在前番大战中,边境上的边界基地防御工事几乎被破坏殆尽,短时间内,根本不足以建立起一条新的防线。
如此,西新联盟才主动出兵牵制东方的大军,以换取主攻大军取得战果。
但是,东方势力第二战区完全可以依托五座边境城市的边界基地,组建一条防御链,这条防御链将是西新联盟进攻的最大阻碍。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防守工作同样不好做。
于此同时,东方耀为了减轻第二战区的防守压力,东方势力第三战区的大军,将在徐维达的指挥下,率先对西新联盟发起进攻,并且进攻的力度非常的大。
虽然西新联盟的牵制大军无法跟东方势力的大军刚正面,但也能极大地拖延东方势力大军的进攻锋芒。
就在昨天,交战双方的侦察机甲和侦察战机已经在边境交手不下百余次,互相打探敌情,一些胆大的侦察战机不甘寂寞,突进敌方势力数百公里之深。
厮杀,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从一开始,东方势力第二战区防线上的防守部队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面对的战场形势严峻至极。
虽然这些情况跟东方耀的预期差不多,可看到发送回来的一封封战报,东方耀还是忍不住心惊,如果第二战区的防线顶不住西新联盟的进攻,第二战区的各座城市将遭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