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
“在!”
“传令,命徐维达快速进击,拿下暗月大陆全境。”
“是!”
既然大夏势力已经归附,东方耀就更要快速解决黑龙势力,除了下一步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进军外太空。
眼下的黑龙势力,领土范围已经缩小至以前的二十五分之一,总兵力剩余不足战前的百分之十。
如此狭窄的领土和兵力数量,即使有防御工事,并不能够阻挡东方帝国大军的推进。
因为经过数战之后,加上节节败退,黑龙势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的阵亡,被俘虏的被俘虏。
眼下的黑龙势力,仅仅剩下四座城市及数万兵力,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无论如何都挡不住东方帝国的这次进攻。
如果黑龙够聪明,就该主动投降,免得一死。
不管怎么说,最后的结果,就是黑龙势力败北,东方帝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统一星球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出现的敌人会更加强大,进攻势头更加凶猛,东方耀是否做好准备,那么就要看东方帝国下一步的恒星时代发展势头任何。
在徐维达的指挥下,东方帝国的大军进攻非常顺利,在短短数天时间内,就将黑龙势力最后的抵抗力量给全部消灭干净,成功攻占暗月大陆。
不管怎么说,历经三个月的时间后。这一场统一暗影星球的战斗落下帷幕,随着吞并战争的落幕,帝国各战区的战损以及战俘数量一一准确统计出来,呈报军事部,由军事部归总之后,呈报东方耀。
最终统计显示,各战区的战损加起来损失,伤亡将十万人,损失不小。
只是有一点,这两场战争俘虏的士兵可不少,两个势力俘虏的士兵将近一百七十万,这些俘虏士兵将会是东方耀想扩军的重要保障力量。因为扩军就得从这些俘虏士兵中挑选,再一一训练成军,效率比直接招兵训练要快的多,这些士兵同样经过帝国政治部队的教育后。并会整编并入东方帝国军队的序列之中。
除了战俘,此战的收获还有大量的人口及城市附带的资源了。
人口不用说,是此次大战最大的收获,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势力发展的基础。
不过最重要的收获,还不是人口和附带的资源,而是东方耀成功统一星球,可以使东方帝国解除后患之忧,能够完完全全走向太空时代。
接下来几天,东方耀会同中央内政部、统帅部、军事部以及各部门商讨相关事情安排。
最先公布的是军队扩编计划,此番将会大规模扩充,但大规模扩充兵力将对帝国财政实在是个巨大负担,将会将财政资金消耗一空。
不仅仅是扩军需要财政资金,还要消耗大量财政资金完成对这两座新攻占大陆的消化。当然,这些消耗是投入到建设当中去。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消耗跟三个月前发动的那一场吞并战争不一样。
这三个月时间的吞并战争,帝国动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折算到一起,就达上数百亿星币。
打仗打的就是钱,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还只是战争开支,战后,为扩编的部队更新装备、建造营地、配置后勤基地,为阵亡将士发放抚恤等例行开支,又达上千亿星币之巨。
东方帝国的军工体系已经极为完备,按理来说,为各个部队更新装备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如此大规模的更新装备,对装备更换的需求是海量的。
照这种趋势消耗下去,花费的资金投入绝对不少。
待此轮军队整编完毕,细细算下来,总兵力达到四百一十万,兵力规模看上去很恐怖,但这些士兵数量,相对与统一暗影星球的东方帝国,这些兵力数量的部队又都是必须的。
而要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全军仅每月军饷支出就达两百亿星币之巨,倘若再算上粮草、装备损耗等等日常开支,怕是超过三百亿星币。
倘若不是东方帝国家大业大,兼且商贸发达,税收充盈,根本就支撑不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
故而才有这样的说法,“没有财政支持,任何强军梦都只是空中楼阁。”
一个月后,军事部公布了一系列将领任免。
不出意外,此时东方帝国核心中枢的几个指挥官,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除了最出色的几个指挥官,东方耀一直在大力培养的指挥官也都一一亮相。
第一战区副指挥官东方路,第二战区副指挥官曹真,第三战区副指挥官马大力,第四战区副指挥官夏侯纯,第五战区副指挥官百里枪。
这些指挥官的出现,预示着东方帝国军队将会全面崛起。能担任战区指挥官一职的,就有徐维达、杨天歌、古乐、薛诏、诸葛庆、曹真、马大力、夏侯纯以及百里枪等十人,东方帝国当真了不起。
原本还有几个同样优秀的指挥官,但在帝国的扩张路上,他们为帝国贡献出他们的宝贵生命,为帝国的崛起牺牲了。
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指挥官和帝国的士兵们,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使帝国统一暗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