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国内的科技大佬们自己吃透这份技术,这需要起码三个月的时间,这都已经算快了!
可如果要苏木教学的话,就能让科技大佬们直接理解,科技大佬们的智商毋庸置疑,所差的不过就是某些关键节点的想象力而已!
托卡马克装置要真正造出来,文明的登录器,必须采集恒星的数据。
苏木给出的这些公式之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恒星的数据,科技大佬纵然聪慧,但是没有用登录器采集过恒星数据,也无法理解这种公式。
这不是他们实力的问题,而是时代差距的问题。
就像牛顿固然天纵奇才,但如果把相对论告诉牛顿,牛顿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吃透。
所以苏木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让大佬们自行吃透这些资料,更好一点,毕竟自己吃透的东西,和别人咀嚼过的东西,营养是不一样的。
但是时不我待,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不管办什么事情,都得雷厉风行。有时候甚至要急功近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建明一下就认同了苏木给大佬们上课的想法。
甚至李建明自己,都想听苏木的课。“朝闻道,夕死可矣”,科学家的天性就是对真理的追逐,如夸父逐日,如飞蛾扑火。
现在真理就在面前,没有科学家能够抗拒这种诱惑,李建明也一样。哪怕李建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丁建国院士就是国内核聚变的领军人物了吗?”苏木若有所思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