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0、第 30 章(2 / 2)

时倦听着:“本来就是你的东西,为什么不还你?”

狗仔脱口而出:“那你为什么非要在我直播给你打电话的时候说出储存卡的事?难道不就是想威胁我吗?!”

时倦:“……”

狗仔话一出口就很想咬掉自己的舌头。

时倦想了想,解释道:“你早上吵到我睡觉了,说储存卡比较好打发你。”

狗仔:“……”

对不起,他要为自己的无知道歉。

**

回完了狗仔的电话,时倦忽略了其他乱七八糟的三无号码,戳开微博。

事情进行到现在,最初的兴奋度已经有所下跌。

尤其是在早上那一通删减版电话录音放出来后,各种言论更是层出不穷,于那些单纯的抨击抄袭狗的发言和浑水摸鱼蹭热度的博主各占据半壁江山,双方撕得不可开交。

按理来说,这样的新闻不该闹出这么大动静,就算闹出来了,也不该有这么多人真心实意地站一个板上钉钉的抄袭狗。

可惜的是,估计是早上被时倦那一句“储存卡”吓到了,那位狗仔事后将通话录屏剪掉了许多内容,整个给人的感觉完全在往“事情还没下定论,很可能有隐情”方面带,直接导致了如今网上的盛况。

抄袭,陷害,同门相残。

只要火不烧到自己身上,谁会介意围观一场精彩的大戏。

时倦没理会网上的内容,在搜索框里输了一句话,接着用自己当初发录音的账号转发了搜索出的相关微博,点击,发送。

二十分钟后,又一条消息再度挂上了热搜的尾巴。

“难道就只有我觉得那个南婉的《陷落》和句号大神的《神谕》很像吗?”

像这样主观臆断捕风捉影的言论,按理来说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该被光大网友们的唾沫喷成筛子,可它却偏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飘红。

因为那位半个月前以一条清唱录音走红全网的“句号大神”亲自转发了。

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一言激起千层浪。

霎时,阴谋论的,理中客的,墙头草的,甚至一腔圣母心无处安放拉偏架的全都出来了。

原本算得上势均力敌,甚至是偏向弱势的有隐情一方气势瞬间水涨船高,疯狂对另一方反扑起来。

无他,这半个月来,那位“句号大神”实在太火了。

最初的消息来自一个家里恰好有一位自闭症小孩的家庭。

据他们的说法,他们当初放出这条录音时,家里的小孩恰好坐在旁边拼图。

一曲结束后,他们在满室寂静中抬起头,却发现了更令他们愕然的事:那位患有自闭症的小孩不知何时从拼图中抽离出来,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发出声音的手机。

那家人惊讶于孩子突然的改变,百般诱哄无果后,再一次循环起了那条录音。

而后,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之下,永远生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孩子忽然给出了反应。

中间的各种难以言表暂且不谈,当这家人将这近乎梦幻的情况分享到网上时,却不想短短的时间内竟出现了巨大的回音。

他们这一家不是那个意外的少数。

那首曲子,或者说那个昵称只有一个句号的账号背后的人,他唱的歌有着撬开心理疾病病人内心的力量。

没人知道他是谁,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就如同样没人知道为何他的声音能牵动那么多人的情绪。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一条录音,直接造就了他在网络上,或者说在如今世界心理疾病领域里不可取代的地位。

也不是没有人质疑过他是刻意炒作语言催眠。

只是,事后有人分析过那段音频,得出的结果却都是它并不存在任何机械杂音或是乐器声响。

后来,当事情传到官方相关研究机构时,同样有人做过实验:剪辑顺序,放慢加快,或是找人写谱翻唱,甚至分析出他的音色频率合成别的歌曲,再播放给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

可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失败。

但只要听到的是他自己主动上传的那首曲子,自我封闭的、疯狂燥郁的、抑郁轻生的,那么多那么多人,却都能奇迹般平静下来。

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从不见天光的囚牢里拉到了芸芸人间。

这样的能力足以让人疯狂。

可惜的是,那位“句号大神”在主页上明确写下的唯一一句话,就是不接受任何三次元叨扰,否则他会永远消失。

虽然话撂在那里,但回复的发私信的肯定会有,比如长虹剧组。

只是绝大多数都没能收到回音罢了。

也有人质问过,为什么官方毫无作为,不肯主动去找他,或许这一找就真的能对攻克人类心理疾病有所帮助呢。

现在国内那么多病人,难道就不能去试一试吗?

此类说法明显出自某位家庭里便有这类病人的人口中。

对此,官方未曾给出答复,却是一位网友打了一长串转发留言:

“人类的大脑一直以来作为人们身体内最精妙的构造之一而存在,而心理疾病也一直是人们在医学领域最捉摸不定久攻不下的的难关。

哪怕是在这一方面遥遥领先我国的外国,对此也仅仅停留在对大部分轻度中度患者引导和减轻症状的程度,而真正的重度患者哪怕是对外界给出反应都足以成为科学论文的典例。

直到这位“句号大神”横空出现。

如今他这条音频不止是在国内大火,甚至早已被发到国际论坛上,在外国引发的轰动不亚于上世纪禁曲出世之年。

毫不留情地说,现在关注他的不仅仅是我国,还有外国相关机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神在主页上的留言了。

大神明确说了,若是有人在三次元找,他会消失。

小生不才,刚考完心理咨询师证明,根据导演心理学概论过度分析一波,这位大神的心理同样不正常,这句话里的消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指的就是死亡。

如今几乎国际上这一领域的注意力全都聚焦在此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看不出来。

要是他真的出了事,那损失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音乐人,而是咱们国家与别国博弈的政治筹码之一,甚至是如今所有严重无法痊愈的心理疾病患者恢复健康的希望。

你说,哪个机构敢冒这个风险?”

这条评论以后,再无人敢公开教唆。

事后有人形容那位“句号大神”唱的歌:

像是孤独的人在午夜梦回时恍然窥见的神明的呢喃。

偷窥天机的人,所以会流泪。

他的声音本身就是最凄怆的神话。

**

宿主。

您究竟是怎么唱出那首歌的?

时倦放下手机,拉开了书桌前的窗帘:“对着谱子唱。”

系统:……

系统:我不明白。

它毕竟是数据,还没有隔着网线分析人类心理动态的本事,也是真的很难理解为何区区一首歌能拥有这么大的力量。

时倦拉开半边的玻璃,看了看下方的街道:“知道《黑色星期五》吗?”

系统默默查了查,然后对着自己面前的资料愣住了:世界禁曲?

这是上世纪国外名曲,由一同女友分手后的钢琴家在极度悲伤下创作而成。

传闻但凡听过此曲的人,无一能忍受曲子悲伤的旋律,最终纷纷选择自杀。

因为造成的影响太过轰动,甚至一度被刊登上社会版面,最终异国政府选择将此曲封禁,彻底销毁。

“嗯。”时倦低低地应了一声,“用演奏情绪和次声波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产生共振。”

其实没那么复杂的原理。

当初时倦发布到网上的那一首《神谕》亦是如此。

超乎寻常的乐理天赋,因为自闭常年处于低潮期的情绪,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共情能力,甚至是一把天生的好嗓子。

这些他都有。

想要做到曾经风靡世界的禁曲的效果,并不是不可能。

曾经的化身没有将自己作品公之于众博人眼球的爱好,时倦便也没有强求,而是自己动手创作出了那首《神谕》。

至于灵感,正是来源于他在这个世界醒来以前,在那座大殿里看见的那位银发神明。

系统听着自家宿主用分析数学题的语气讲出了那首被网友们奉为神曲的成型条件,想了很久,才想出一个盲点:可是禁曲还有声波刺激,您的声音……

时倦听着:“我没告诉过你么?”

嗯?

“我的声音,只有六十二赫兹。”

系统懵了。

系统道:这事儿您的老师家长也知道?

“不知道啊。”时倦微微侧了下头,“他一个自闭症病人,从小到大话都不愿意说几句,谁会知道?”

系统注意到他的用词:不愿意?

“既然知道自己不讨人喜欢,为什么非要凑到别人面前找存在感?”时倦垂下眼,“何必呢。”

系统听着,忽然有些难过。

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每一次克制着自己的心理阴影主动朝周围人开口,却每一次都是得到的厌恶和回避。

久而久之,你让他拿什么去继续与外界交流。

“时倦?”身后忽然有人出声。

苏惟宁走进房间,拉着他朝门外走去:“别在这站着了,去客厅。”

时倦望着他的侧脸:“我在哪你也要管?”

苏惟宁怔了一下。

“对不起。”

片刻,时倦听见对方出声道:“你身体还没好,我怕你站着会不舒服。”

时倦轻轻阖了一下眼睫。

苏惟宁抓着对方手腕的手指紧了紧,却没松开,声音也有点心虚:“去客厅吃点东西,好不好?”

时倦盯着他的眼睛看了片刻,反手抓住了对方的手指:“走吧。”

从房间到客厅,一门之隔。

可一个背光,一个却向阳。

作者有话要说:手机不知道什么毛病,一设存稿箱时间就抽

翻出尘封的电脑

除夕快乐qwq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