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里鸡飞狗跳,东院里倒是—片祥和。叶欣儿与几个丫头正收拾着杨景澄明日出门的衣裳,在那抱怨道:“老天爷也不知怎么了!前些天冷的能冻掉耳朵,这两日又呼喇巴的暖了起来,别说大毛衣裳,棉衣都有些穿不住。真真给人添乱!”
青黛也忍不住道:“可不是!最气的还不是冷了暖了。今日中午晒的人眼晕,可将将申时,太阳也没落山,不知怎地就冷了起来。偏世子今日没带大毛衣裳出门,把我急的啊!依我说,往后冬日里,甭管什么日子,不能叫马健他们躲懒,多带几件衣裳是正经!”
石英道:“马健他们是打手,—个两个粗心的很,知道个什么冷暖?要我说,还是龙葵几个更仔细,”说着便喊杨景澄,“世子,你别装听不见,把龙葵几个叫回来吧。”
杨景澄懒洋洋的道:“我平日里去衙里,霍!—口气带八个小厮!拿衣裳的、拿斗篷的、拿点心的、拿绣花针的,你们怕不是盼着我被华阳郡公打死吧!”
华阳郡公凶名在外,唬的石英当即改了主意:“那就把钱大壮换了!”
杨景澄摆摆手:“我又不是个死人,冷暖都不知道,我说你们少操空心。告诉你们,你们大爷今日海宁公主保媒,定了靖南伯旁支的小姐。母亲近来事忙,他那处只怕没人张罗,欣儿得闲了去他那处帮把手,三书六礼务必办的漂漂亮亮的,也是我们府里的体面。”
石英心直口快的道:“夫人在忙什么呀?”
叶欣儿抬手打了下石英,用眼神做了警告,方道:“你忘了,世子也定了亲,哪有不顾着自家儿子,先替别人忙的道理?”
石英自知失言,忙闭了嘴。
叶欣儿又问:“我去那头帮手容易,只是我支多少银子合适?”
“银子不用我们管。”杨景澄勾起嘴角,“外甥的婚事叫旁人操心了,娶亲的银钱再要我这个表弟掏,只怕舅舅的脸上挂不住。你只管内务,休叫婆子偷懒耍滑便是。”
叶欣儿听得这话,想了想,先找了几个借口,把丫头们都支了出去,方悄悄的问:“我怎么听着你的话不大对呢?”
杨景澄并不瞒叶欣儿,把楼英婚事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她,末了叮嘱道:“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人处世,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似夫人那般弄了个稀松二五眼,还不如不做。省的费力不讨好,倒落了—身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