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这个时代邮东西除了一样掏邮费外,还得自己打包封口。
旁人是怎么邮东西的司南没注意过,但司东他们寄东西过来的时候,是用一块老粗布包着东西的。
昨儿洗衣服的时候,司南也顺手将那块老粗布给洗了。
这会儿东西换回来了,司南又找了两个网兜和几块碎布缝成个简易布袋子将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包好,随后才用昨天那块老粗布将所有的东西都包在里面。拿出针线里三层外三层的缝得严严实实的,司南才拿出笔在老粗布上写下了两边的收寄地址。
布有正反面,司南写字的是老粗布的背面。
老粗布的正面同样也写了收寄地址,但那却是司东写的,跟司南这个收寄地址正好相反。
写下最后一笔,司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还笑了下。
若以后还会有来有往,这块老粗布司东用正面,她用背面,一块布就够用好久了。
.
东西不算多重,放到背筐里背着去县里就好。
戴上帽子,背上挎包,再将小水壶灌满,司南便美滋滋的推门出去了。
屋外,柴简也戴了个帽子,挎了个包。见司南出来,就将屋门锁了,然后伸出手就想要接过司南背在身后的筐。
司南往旁边让了一步,正好与柴简伸过来的手错开。
“没多沉,我自己可以的。”说完又笑,“先让我背一会儿,等我累了再给你。”
不是自己的什么人,哪能理直气壮的使唤人。当然了,这若是乌亮,姑娘她绝对叫他背个够本。
“好。”柴简也没多想,和司南走出院子,又将院门锁了,然后跟着司南朝着县里走。
坐驴车都得一个来小时的路程,以司南的脚程怎么也得三四个小时。如果路上搭不到车,他们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小一天。
柴简话少,司南话也不算多,还没出村的时候,哪怕是司南也没主动说话。等出了村子,司南才开始找些比较安全的话题与柴简沟通。
你说两个人出门,还一路都不说话,那沉默的得多尴尬呀。最重要的是人柴简还是陪自己去县里,所以于情于理主动热络些都是应该的。
“……出门前我哥特意打听过了,虽然这边看起来不如南边,但好处就是这边冬天长,不像南边,一年到头都闲不上两天。”司东确实跟司南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南边种地几乎都是一年种两季,冬天极短,个把月的样子。所以一年到头都得下田干活。
一年十二个月,吉省这边的冬天就能占五六个月。过了国庆,天就一天比一天冷,十一月份就能下雪,一直到转年过了清明天气暖和了,地化冻了才开始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