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怀旭很有礼貌道,“多谢婶子,原想进去给叔叔婶子请安,只是明日就要早起去祁州,等回来后再来叨扰叔叔婶子。”
不是他不想进去,他手里还拎着沈珍珠给的包袱呢,怕沐氏看见了不好。
沐氏责怪女儿,“怎么也没提个灯。”
郭怀旭解释道,“婶子不用担心我,这路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我先回去了,婶子快进去吧,外头风大。”说话的时候,他把手里的灯还给了沈珍珠。
沐氏只来得及嘱咐一声,“在外要多当心。”
郭怀旭嗯了一声,与母女二人告别,独自归家。
沈珍珠进到堂屋就看到沈复年正在那里看一本书,奇怪问道,“爹,您在看什么?”
沈复年一边翻一边道,“挑日子。”
沈珍珠更奇怪了,“您挑日子做甚?”
沈复年头也没抬,“给你大舅送行。”
沈珍珠立刻拍手,“爹,大舅和表哥去考试,这可是大事,咱们要送什么好?”
沐氏端着饭进了屋,“要我说,送什么都不如送银子。你大舅家里只有一个铺子,田地也不多,这么多年得亏有个学堂撑着。我听说那王家大老爷也想办学堂,到时候肯定有学生会往王家去,毕竟王家出了个县丞。”
沈珍珠端起碗就吃,“娘不用担心,这回大舅中了举人,表哥再中个秀才,那什么王家不够看的。”
沐氏把一大碗菜端到女儿面前,“多吃些,举人岂是那么好中的,你外祖父以前考了十几年都没考上。”
晚上沐氏做了两个小菜,一个是凉拌小黄瓜,一个是辣椒炒鸡蛋,两个都是沈珍珠爱吃的。
每天在铺子里忙碌,回到家后沈珍珠就想吃顿像样的饭菜,“爹,什么时候给家里雇个婆子?于老爷那里还没有合适的人吗?”
于老爷是镇上最大的中人。
沈复年轻轻翻黄历,“我去看过几次,那些婆子要么邋里邋遢,要么嘴巴碎,还有人听说手脚不干净,这种人岂能雇。再看两回,要是没有合适的,我去县城雇一个。”
就在沈珍珠一家子准备给沐家父子送行之前,王明月再次给她下帖子,这次,王明月只请了沐云檀和沈珍珠。
王明月准备的很充足,姐妹两个到王家时,她亲自到垂花门外迎接。
“沐姐姐,沈妹妹,你们可算来了。”经过了上次的宴席,王明月对二人的称呼也变了。
沈珍珠开玩笑,“明月姐姐,这会子荷花都没了,你难道要请我们看桂花吗?”
沐云檀笑道,“看什么花,明月就是最好看的花。”
王明月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人夸赞自己貌美,虽然有些不大自在,脸上仍旧带着笑,“我不如妹妹,想夸赞妹妹,一时竟想不到什么好词。”
旁边王二姑娘也赔笑站在那里,“姐姐,咱们进去说话吧。”
王明月连忙道,“看我,失礼了。”
王明月在前,带着表姐妹两个进了自己的屋子。沈珍珠特意看了一眼墙角的那口大缸,里面只剩下一片叶子,花儿都没了。
到了屋里,王明月亲自给姐妹两个奉上茶,“这是我从外地带回来的,虽然不是什么好茶,胜在少见,沐姐姐和沈妹妹尝尝。”
沈珍珠轻轻嘬了一口,味道很轻,倒是有些上辈子她喝的毛尖的味道。
王明月主动搭话,“才刚我见沈妹妹看那荷花,这会子季节不大合适,等明年一开春,妹妹来移栽一些过去,养在院子里,倒是个趣味儿。”
沈珍珠笑着回道,“缸里面还能养两条鱼。”
沐云檀笑,“三句话就漏了底,明月说的雅致,偏你是个大俗人。”
沈珍珠又嘬了一口茶,“俗人有什么不好,俗人快乐啊。”
三个姑娘,王明月与沐云檀引经论典,沈珍珠偶尔也跟着说两句,王明月并没有冷落沈珍珠,偶尔与她讨论衣裳首饰,屋里的氛围越来越热闹。
只有王二姑娘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她连字都不认几个,寻常家里也舍不得给她做衣裳打首饰。
沈珍珠知道王二姑娘对自己敌意很大,特别是这回郭怀旭回来后见天往沈家和沐家跑,王二姑娘现在见到她不飞刀子已经是看王明月的面子了。
王明月并不曾冷落王二姑娘,偶尔与她说几句。王二姑娘一边笑着给大家倒茶,一边心里暗恨。
当然,当着王明月的面,她是一个字都不敢说的。一场宴席,虽然人少,却氛围却很好,王明月与表姐妹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临走的时候,王家姐妹二人把表姐妹两个送到垂花门,相互之间客气地告别。
等到了大门外,沈珍珠对沐云檀道,“表姐,今日这宴席倒是不错,要是让飘香居来做,少说得二两银子。”
沐云檀笑而不语,沐安良马上要去科举,王家男丁不好太过热络,通过姑娘家来往,也能结个香火情。
王家要开学堂,就得从沐家手里抢学生,但王家又不想做得太难看,先这样假装两家交好,含糊着,一切都等沐安良秋闱结果。一旦沐安良落榜,王家必定会立刻开学堂。王家有个举人,胜算更大。
沈珍珠忽然感觉到事情的严峻性,“表姐,往后我们还要来王家吗?”
沐云檀脸上的表情不变,“来,为甚不来,二三两银子的酒席寻常可难吃到。”
沈珍珠哈哈笑起来,“表姐,你也要被我带成个俗人了。”
这头姐妹两个一边走一边说笑,那头,王明月带着王二姑娘回了院子。杜鹃已经把桌上都收拾干净,王明月让王二姑娘陪着自己坐。
王明月见王二姑娘笑得勉强,叹口气劝她,“妹妹,这事件的事儿都得看缘分。不是你不好,是郭二公子心系沈姑娘,就算你是个天仙,他也未必会多看你一眼。”
王二姑娘低下了头,“要是像姐姐这样的人,我也就认了,沈珍珠有什么好,她以前病歪歪的,一阵风都能吹倒,脾气又坏,听说在家里连饭都不会做。现在整天在铺子里招蜂引蝶,我不服气。”
王明月笑道,“妹妹何必执着,你有你的好,她有她的好,不用比。就像我跟沐姑娘,你说我们谁好?”
王二姑娘立刻道,“自然是姐姐好。”
王明月又叹了口气,“我哪里就好了呢,沐姑娘读书不比我少,持家不比我差,她爹以后是举人,夫家在县城里,但我从来不跟她比。妹妹,你莫要为了一个郭二公子耽误了终身。如果你只是觉得他长得好看,几十年以后,他也会变成个老头子。”
王二姑娘噗呲笑了起来,“姐姐真是的,郭二公子就算变成了老头子,也是个好看的老头子。”
王明月笑着摇摇头,“你想归想,我管不着你,但你莫要做任何出阁的行动。”
王二姑娘点头,“好,我听姐姐的。”
姐妹两个说了一阵子话,王二姑娘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王明月把屋里的点心给她带了一些。
王二姑娘本来有些不高兴的,被王明月一顿劝,又得了点心,心里又高兴起来。
她拎着点心往外走,刚走到二门外,忽然听见后头有人喊,“二妹妹。”
王二姑娘一回头,是王三郎,她恭敬地行了个礼,“三哥。”
王三郎笑眯眯的,“这就走了,不多玩一会子?”
王二姑娘笑着回道,“今日叨扰了明月姐姐一天,我在这里,姐姐不得歇息。”
王三郎看了看她手里的东西,“我观二妹妹近来总是魂不守舍,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王二姑娘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多谢三哥关心,我还好。”
王三郎仔细看了看她脸上的表情,“自从妹妹来了,姐姐开朗了许多,妹妹是我家里的功臣。你叫我一声三哥,我岂能让你受委屈。”
王二姑娘不知道他的意思,没有接他的话。
王三郎知道她一惯有些蠢笨,非得说明白些,“妹妹想去郭家,偏偏遇到了绊脚石,为兄帮你把这绊脚石搬开,妹妹不就能如愿了?”
王二姑娘听到这话,一颗心砰砰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