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志文就将宋启霄与宋启源守孝的时候上报给了朝廷,不像宋志文那样需要解决很多事情,宋启霄还未赴任,宋启源的任命书也还没有批下来,所以他们俩的事情只要上报给主管官员调动的吏部即可。
吏部尚书主管的就是官员调动的问题,像地方四品以下,京中五品以下的官员由他们吏部自己就可以决定,可是宋启霄与宋志文这父子两人,都位列三品不说,其中一个是掌管一方的刺史,另外一个又是即将掌管盐区的官员,按照大雍朝的法律两人的官阶的变化都需要上报给朝廷由皇上决断。
吏部尚书准备在早朝的时候将这件事情呈报上去:“臣有本启奏,戎郡刺史宋志文,蜀地盐运使宋启霄丁忧去官,请上示下。”吏部尚书这话一说就发现有不少眼睛盯着他。
这家伙可真厉害,一点口风也没露。
“是父子二人吗?”皇帝的记忆还是很好的。
“是,半个月前宋志文的母亲去世,身为人子宋志文应当为宋老太太守孝三年,宋启霄作为孙子需要守孝一年。”礼部的一名官员补充道。
“朕对这二人都有些徐印象,特别是宋启霄年龄虽小,可是将陇西治理的算是井井有条,陇西当地的治安,农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算发展的不错,也是一个可用之人。”
“既然父皇觉得此人可用,不如夺情便是,与其让他为祖母守孝一年,不如这一年让他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要好的多。”太子出言道。
“儿臣觉得不妥。”凡是太子支持的,明王都要坚持反对到底,反正自从淑妃去世之后两人的梁子早已结下了。
“明王有何不可,刚才父皇金口玉言,说是宋启霄乃是可用之人,为兄不过是不想让朝廷的一位官员白白浪费一年时间,赋闲在家罢了。”
“原来对于皇兄而言,为自家长辈守孝是浪费时间吗?”明王这帽子扣得有些大了。
“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才是。”太子让明王说的有些恼怒,但是因为他这些年可以避嫌不与朝臣结交的缘故,突然之间朝廷里面也没有哪个官员忽然站起来替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