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
沁水河在夜幕中归入了岑寂。
月上楼台,竹下风来。
乔岩和楚长老一起回到了晞山。
山涛兜满了衣袖,飒飒作响,剑灵自半山腰回首,远方灯火融融,映于他浅色的眼底。
他默默望了许久,终于回过头,不再去看。
乔岩默默,他观其局势,已经决定和凌华宗撕破脸,此次他们对楚长老下手,更是不可原谅。
但剑灵却让他等了几日。
几日后,曜灵的一册文集问世,经他的弟子们广为宣传,又请几位笔墨灵动的修士出了几套通俗易懂的书。
其中便包括《道心三千则》等。
这些书并不专讲灵物,但其中篇幅多有提到灵物心性乃返璞归真。
又有寓言发人深省,试问究竟是兵刃有罪,还是执握兵刃者需扪心叩道,颇有哲思,也算是无形中为灵物们正了正名。
虽依然作用微薄,却也引来一些修者的思索。
仙道盟并不在意这些东西,但也没打算穷追不舍。
他们得到了兰因剑的本体,再大肆追捕灵体,未免动静太大。
谷盟主刚掌权不久,亦有许多要操心的事宜,两相权衡下,便先搁置此事。
索性剑在他们手中,以龙骨镇压,天长日久那灵物也不足为惧,没准还会送上门来。
又因谢苍山为太徽殉身的缘故,也不能拿凌华宗如何,且不斩草除根,还要礼遇有加,只等来日再算。
仙道盟正大刀阔斧,凌华宗内却仍是寂静。
回晞山当夜,乔岩犹豫要不要把楚长老往他处带住下,毕竟睹物思人,必不好过。
师父也嘱咐过他,剑灵切忌情绪波动,不然容易发生灵力躁动。
但楚兰因坚持要住在原先的屋子里。
乔岩放心不下,在椅子上陪了他彻夜。
他们抵达晞山时,天边本就浮了白,待到流云成了金色,剑灵便睡了过去。
稀薄的天光落满檐间,浮浮冉冉,似一层细雪。
乔岩推开木门,山的对面却已大亮了。
传说大修士陨落时会有天象的异动,但想来谢苍山死的那天,其实并无甚么大动静。
没有电闪雷鸣,更没有地动山摇。
这位来自异界的顺位,悄无声息地来,又寂寂无声地去。
楚兰因大睡一场,足睡了有十几日。
第十六日,他紧抱了被子,从这无梦的沉眠中苏醒,长发铺了一枕。
庭中的花跃过窗棂吹了进来,柔柔软软地落在流泻的青丝上。
黑白分明,阴阳环扣,仿佛已过去了多年。
他起身飘到院子里,见小岩子守在外面。
这新任的乔宗主已经好几夜不曾睡着,整个人乱糟糟的,十分潦草。
而其实他已经足够游刃有余,能够应付修真界那些恼人的交际,可大抵回到了晞山,他便无所谓维持那些“好模样”。
他在桌边一边骂这都是写什么狗屁东西,一边又硬着头皮给仙道盟回信。
凌华宗现在是威名有余人力不足,如今有了这个转圜余地,他也冷静下来。
楚长老已经回来,他不能冲动带着剑灵一起去鱼死网破,只能继续与之周旋。
写完了全是废话的辞藻堆砌的回信,他拍拍上头不存在的灰,嫌弃溢于言表。
之前乔岩怕楚长老突发灵力波动,又不能不处理这些,便直接把办公的地方移到了院子里。
他听闻木门的声响,自木影参差中抬头,只见剑灵一席广袖青衫,站于曦光下,身姿挺拔,似乎与从前并无何不同,又好像哪里不一样。
可谁又与从前相同?
他们皆与当年不同了。
少年时光,无忧岁月,也融化在了这斑驳影中。
“我是不是最好不出门?”楚兰因问。
乔岩一怔,道:“仙道盟的传言还要用一段时间压下来,我已经请人……”他握紧拳,垂下眼低声说:“是我办的不好。”
剑灵走到他身边,抬手拍了拍他的肩,缓声笑道:“不,你已经做的很好,有我能帮得上的地方,一定来和我吱一声。”
这之后,剑灵就真的没有出晞山。
和在杏花镇一样,他在晞山也百无聊赖,仍在捣鼓他以前的那些乐子。
等到凌华宗正式招生,楚兰因便在大比时暗中观察,甚至参与了一关的试炼,不过无人知晓。
凌华宗真的热闹了起来。
他有时在晞山上听到第一批的小弟子在跑圈,吭哧吭哧,谁掉队了前头的会拉一把,他们的训练量大,要绕山很多很多圈。
对于他们而言,一圈之后还有一圈,总也没个头似的,可真的到了末了的三圈,便会一边在心中呼天抢地,又隐有期待。
剑灵坐在屋顶上,看到他们的灵线,清清爽爽的,像是春日的新丝。
楚兰因让乔岩不要曝露自己的行踪,于是凌华宗的修士大抵也只听过他的存在。
在凌华宗的晞山上,住了一位神秘的长老,神龙见首不见尾。
长老会在除夕夜放烟火,在夜里练他那惨不忍听的埙。
而他也十分富有,全宗门的伙食水准几个连跳,托他了的资助,还会在冬日批发冰糖葫芦,炎炎夏日来一碗绿豆莲子汤。
每当出现冰糖葫芦和绿豆汤时,便是代表从今日开始宗门弟子会有几日的休假。
于是神秘的楚长老便常和愉快的休憩联络在一起。
有时乔岩走在剑坪旁,会听到累瘫在地的弟子们扯东扯西地唠。
他们说宗门的伙食太给力,中午的炸鸡腿真香,下回还要再加把劲多抢一只。
另有一位谈起他独有的经历,说他半月前白日被脾气大的师尊痛骂一顿,半夜爬起来,蹲在山道上偷摸着抹泪,却碰上了一位样貌极好的先生。
先生宽袍广袖,走动间有清脆的铃声,却是端正的风仪。
他一时怔住,以为是山上的草木灵华化出的灵魄,直到看见对方腰间琥珀玉令才知是长老。
正要问礼,却被长老问起深夜在此的缘故,听了他的话后居然噗呲一笑,让他演练白日那套被骂的剑法。
看罢笑的更欢,直言他不被罚挥几个时辰的剑已经很不错了,凌华宗的教育方式真是温柔了许多。
这弟子听的满面飞红,长老说完又伸手,托了灵光在掌中,灵光变成一个小人,竟在练那一套的剑法,行云流水,矫若游龙。
长老把这小人往他手里一塞,让他甭在这哭唧了赶紧去练吧,哭干了明儿也还是这样练不出来。
后来他便在剑坪照着这活灵活现的小人练了一彻夜,黎明前天幕如绸,启明伴月,正是天地晦暗时分。
他精疲力尽,手上的灵光小人便收了剑势,背过剑去,做了个打气的动作,再纷纷散成了一朵烟花。
众人听他这一段不知多少遍,越听越羡慕,还真有弟子夜半去山道上碰这位传说中的长老,却再没有人遇见。
又有弟子打趣笑道:“晞山长老总不下山,真是很内敛寂静啊,真厉害,是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