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清和(晋江5.5万收藏)> 分节阅读 2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8(1 / 4)

然。

既是洪武帝的子孙,自然继承了朱元璋骨子里的傲气。便是败了,也不会跪地求饶,更不会堕了先帝的名声。

“孤洪武十二年生人,洪武二十四年受封,统领上谷郡地,宣府重镇。戍边御敌,屡次出塞,驱北元于漠北,安边民于城廓。历经大小百余战,无一不冲锋在前!孤乃太祖高皇帝之子,大明藩王,不落祖宗之名!”

负手立在宣旨的中官面前,朱穗神情傲然,锦衣卫如何?今日,便是朱棣站在当前,他也敢言!

“孤沙场征战十余载,岂惧尔等鼠辈!昔年楚王兄不愿受狱吏侮辱,闭门烈火焚身而死。孤不比楚王兄,却也容不得枷锁上身!”

听闻此言,锦衣卫赫然变色。

奉命拿人的纪纲举起右臂,主动让到一侧。他身后的锦衣卫纵有不满,也不能违令,只得自动分开,单手按刀,为朱穗让开道路。

“请。”

锦衣卫让路,中官袖手恭立,朱穗一甩袍袖,仰首大笑,迈步而出。

“同知,咱们奉命拿人,朱庶人既已被废,何必如此礼遇?而且,他身着衮冕,大罪……”

“休要多言。”

面无表情的看了李千户一眼,纪纲在心中冷笑。还以为是个有本事的……难怪不再得杨指挥使看重,这样的见识,做个千户也是顶天了。

“莫要忘记,朱庶人是太祖高皇帝亲子!”

造反的大罪,只是废了王位,押入宗人府。

换成旁人,早就被请到诏狱里舒爽几个来回。

纪纲知道的内情不少,杨铎呈送御览的口供实据,七成是他经手。因此,他十分清楚,谷王联合曹国公和平王府,意图染指皇位的真相定不能公于世人。对朱穗,势必要“网开一面”。

掩耳盗铃也好,自欺欺人也罢。

总之,谷王被抓的理由可以是贪虐暴戾,可以是不听直言,更甚者,可以是滥杀无辜。唯独不能是造反。

这其中牵涉着平王府,平王妃病了,平王被改封贵州,事情的真相更要瞒着。

天子可以有个久病不治的儿媳,却不能有猝死的兄弟,更不能有个要造老子反的儿子。

朱棣为了正名,整天把高皇帝和高皇后挂在嘴边,此事若传出去,无异于在他脸上狠扇巴掌。

如果是通过锦衣卫的口传出去,情况更加严重。

纪纲下定决心,回京之后,哪怕冒着被杨铎猜忌的风险,也要把李千户踢走,能踢出锦衣卫的队伍,更好。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早晚会被牵累。

脑子里转过许多念头,纪纲的表情却始终没有太大变化。

“李公公,请。”

“纪同知请。”

纪纲客气,李进比他更客气。能得侯显赏识,由尚宝监擢升司礼监,观事看人没点眼力价可不行。

锦衣卫没有给朱穗上枷,只除掉冕服,将他关进了囚车。

朱穗的家眷也要一同上京。从皇族贬为庶人,除了谷王妃和一双儿女乘坐青布马车,余下的王府家眷都要依靠双脚走到京城。

养尊处优多年,怎堪路途疲累。

锦衣卫没有苛待王府家眷,途中还是有女眷晕倒。哭闹装死毫无用处,被救醒,仍要跟着队伍继续走。连往日里颇受谷王宠爱,几乎要同王妃分庭抗礼的侧妃也是一样。

朱穗一家被押往京师,南京城里的朱高炽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南下。

乍一看,平王改封算不得大事。

洪武帝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北疆西南的不在少数,中途改封者不下五人。

定国安邦,戍边守土,保朱氏江山,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国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