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魔君每次回想此事,都忍不住有些后怕,现在,他的修为终于也达到了化神中期,这才敢来此一探。
之前第一关与不归路的顺利,让六欲魔君的信心充足起来,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通过第三关的关键人物在自己手中,以六欲魔君常年的分析,此人定然可以帮助自己度过第三关,只不过这里面需要的代价是此人生命罢了。
不过对此,六欲魔君根本就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距离山顶百丈后,该如何度过那百丈的距离,虽说这一千年他有所准备,但到底能不能行,他心底也只有五成把握。
这一千年来,他耗费了大量心神,专心研究禁制之术,更是凭着其过人的记忆,把当初这第二关的禁制大部分一一记住,历经千年,这才有了自信,这一路上,没有一处禁制可以阻止他的脚步,全部被他轻松破解,只不过每破解完一个,他便立刻让其恢复如常。
并且又在其上加入了一些禁制,其目的,说起来倒是与王林一样。
不过这禁山的禁制,越是往上,其复杂程度就越重,即便以六欲魔君,度也不由的慢了下来,往往需要研究好久,才能踏出一步。
比如眼前这片云雾,他记得当初就没有,可现在却出现在这里,让他心中惊疑起来。
再说王林,走出几十丈后,杂草渐渐少了,露出其下略有黑色的山石,王林仔细看了许久,再次拿出玉简,记录起来。
这山石的禁制与杂草完全不同,杂草是按照草叶的走向与方位,在加上一些奇妙的规则,这才组成了禁制。
可这山石则不同,其上除了一些石纹之外,没有任何异常,若不是这上面散出一些灵力波动,根本就判断不出这里禁制。
王林四下绕了一圈,现这四周,全部都是与之类似的禁制,若是按照他之前路过这里的通道缝隙,倒也可以通过,只是王林现在的兴趣,相比于从这里通过,他更倾向于把这禁制研究透彻。
他深知,通过这里简单,但若想最终可以踏上山顶,那么就必须要在禁制上,下大量的功夫。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林仔细研究起来。
山中无岁月,时日若光阴,转眼间,七年过去。这一日,王林站在山腰处的一块突出的巨石上,喝下一大口灵液,此时的他,在这七年时间,头有一半,变成了白色。
废寝忘食,不顾一起的研究禁制,让他的心神每时每刻,都处于计算之中,头早在四年前,便已然从根开始变白。
不过他的神识,却也在这不断地研究中,得到了增强,甚至修为,也不知不觉,达到了结丹中期。距离极境的终点元婴期,又近了一步。
他的目光,更加锐利,整个人的气质,与之前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若说七年前的王林,是一块万载难融的玄冰,给人一种寒冷阴沉,生人勿近之感,那么现在,除了这些之外,又多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源于他的双眼,其眼内好似包罗万象,偶有日月星辰闪过,若此时端木极再次看到王林,定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分明是在禁制术上达到一定造诣后,才会拥有的神识之眼。
王林的这双眼睛,是生生练就出来的,他这七年内,所经历的禁制已然无数,每个禁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心神,仔细研究琢磨,其中有数次,他都险些葬身与内。
尤其是有一些禁制,明显是被人额外添加进去,幸亏王林一向谨慎,留意之下立刻辨认出,这禁制明显与此山固有的不同,研究之下,王林心中已然明白,在他上方之人,定然也是禁制上的行家。
观其禁制,其在这上面的造诣,显然高出他不少。
不过王林却没有丝毫惧怕之色,这第二关的禁制之山,他现在对于度过此地的兴趣,已经淡了很多,在他看来,此地分明就是一个循循渐进学习禁制之术的最完美之地。
这样的地方,可谓是万载难求,其禁制从简入繁,从易入难,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的宝地!
第180章倒霉的古帝
第18o章倒霉的古帝
王林定气凝神,行走在山峰之中,这七年来,他每破一处禁制,定然会在其上改动少许,额外再添加几层,如此一来,若说之前他走过的禁制,属于是刀山火海,步步危机,那么现在他走过之后,此地可谓是吞天噬地,草木皆兵,其危险程度,一跃上升数倍不止。
若是有人倒霉的一头撞上,即便凭借强悍的修为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下来。
七年的时间,王林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在禁制方面,更是打开了他的视野,开拓了他的眼界,现在凡是他破解过的禁制,可以随手捏来,常常使用之下,比之任何法术更有奇效。
王林惊喜之余,对于禁制的兴趣更大,毕竟若是要度过此山峰,禁制是唯一的手段。
七年来,他对于禁制的研究,从来时单纯的记录,已经展到心神推演,这种推演,是他特有的一种方式,依靠大量的推演,一点点把禁制从起始点开始推动,一旦遇到不流畅处,他便冥思苦想,如此一来,虽说度慢了下来,但却胜在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尤为难得是,他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禁制开始研究,这么一来,可谓是循循渐进,没有任何急躁之心,却也渐渐符合了修炼禁制之术的心态。
放眼整个朱雀星修真界,会使用禁制的修士可谓众多,但若说深层次研究的,则是少之又少,王林目前在禁制上的造诣,除了一些老家伙外,同辈人中,可以说无人能比。
甚至他自己对此也很是不解,似乎以他不甚优异的天资,对于这禁制,却是别有用处,就如同他当年刚刚接触阵法时,使用起来也觉得比练习法术,要顺手一些。
此时此刻,王林目光炯炯,盘膝坐在半山腰凸出的一块大石上,盯着前方不远处一片云雾,这云雾一直漂浮不动。
早在两天前,王林便坐在此地,看着云雾沉思不已,他时而拿出玉简,在其上刻印少许,时而用手在地上简单的画上一番。
只不过这片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