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分节阅读 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 / 2)

去歇歇,初春早晨天寒料峭,千万别冻着。”

林父点点头,对林清说:“恩,你去吧,让泽儿送你进考棚。”

“爹,就这么近,真不用送。”林清忙说,他家离考棚还没三里路。

林泽过来拍拍林清的肩说:“行了,让我去送吧,要不爹娘那不放心样,还不亲自跟去。”

“那好,辛苦大哥了。”林清点点头。

“辛苦啥,我从小跟着爹爹走商,没想到今天还能陪着人去考试,也算去见识见识。”林泽对于这第一次陪考,还是蛮兴奋的。不过他没想到,从此他开始成了专职陪考人员。

林泽和林清一起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林管家也跟着,一起往县衙赶去。

远远的刚看到县衙,就看到前面一片提着灯笼的人,林泽伸着头往外看了看,惊讶的说:“这么早就有这么人?”

“进场之前先要在县衙的耳房搜身,要费不少时间,所以必须早来。”林清说道。

“搜身,这么冷的天,岂不冻的难受。”林泽抱着暖炉说。

“这也是没办法,科举一途不仅关乎着前途,还关乎着巨大的利益,就算一个秀才,也可以免一家四口的劳役,所以总有不少人铤而走险,每年都能搜出不少夹带。”林清叹了一口气说。

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只要和利益相挂钩的开始,作弊简直防不胜防,就像高考,从一开始的小纸条,到后来的高科技手段,所以凡是参加高考监考的,不是先培训怎么监考,而是先培训怎么识别作弊,林清还记得当年他第一次监高考时,在监考培训时教育局特地给放的监考作弊纪录片,看完纪录片,一向从来是乖乖学生的林清,简直三观都颠覆了,他甚至好几天,看谁谁都像作弊的。

林泽想到这其中巨大的利益,点点头,说:“我听说举人就可以免税三百亩,甚至还可以免二十口的劳役,而进士可以免税两千亩,免全族的劳役,要是能靠作弊做上,简直比那些贩私盐还暴利。”

林清摇摇头,说:“从乡试开始,题量不但大而且难,要是肚子里没有真实水平,拿着书抄都过不了,何况那点夹带,其实靠夹带作弊不过是许多人想不劳而获的妄想。”

林清说完,看着前边进场的人已经快进完了,就将手中的暖炉放到车里,提起灯笼,对林泽说:“哥,我去了。”

“好好考。”林泽拍拍林清的肩膀,给他打气:“说不定你运气好,可以正好碰上呢!”

林清哂笑,他们家的人,一个个都拼命的安慰他,他是不是应该“努力”一点,等出了成绩吓吓他们,林清有些恶趣味的想。

林清提着灯笼,跟着前边的最后一个人进入耳房,在衙役验过文书,又看过礼房发的准考证,就开始对他搜身。

林清主动脱下狐裘、外衣,对衙役说:“有劳了。”

衙役本来就是从县衙调来的,平时兼职捕快,对搜身倒是手熟,林清脱了外衣后,在林清身上拍了一遍,又在几个容易藏夹层的地方翻了翻,就让林清穿好了衣服,倒也没太冷。衙役搜完了身又把林清的考篮检查了一遍,这才放行。

林清道了声谢,提着考篮,进入县衙后院。

林清走后,刚刚搜过林清的衙役看后面没人,就对旁边的几个衙役说:“刚才那位公子居然还对我道谢了?”

旁边的立刻跟着说:“是啊,我刚刚也听见了,每年咱被调来做搜身的活,每次搜这些学子的身,一个个看我们仿佛我们干了多有辱斯文的事似的,仿佛被我们搜身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真是的,要不是县令有命,谁来干这样的活,这些学子一个个还觉得自己身上多干净,还不是虱子跳蚤都有,每次我干完,别管天多冷,我都得烧桶水洗澡。”

“就是,不就觉得咱是皂吏是下九流么,觉得他读书人高人一等,我呸,什么高贵,高贵还在那做夹带,书本里的礼义廉耻都不知道,还能高贵到哪里去!”一个衙役不屑的说。

“噤声,小心祸从嘴出。”他旁边的同来的连忙提醒,他知道同伴上年因为搜身曾被一个学子当着面骂过,心中有怒气。

这个衙役愤愤的闭嘴。

旁边的衙役连忙转移话题,说:“不知道刚才那位客气的学子是哪家的公子,老王头,你刚刚查文书,可记得他是谁?”

老王头是县里的一个文书,本来就是掌管户籍主簿的手下,所以才被调来确认文书是否是伪造。

老王头摸摸胡子,说:“你们看看刚刚他的穿着,难道还猜不出他是哪家的?”

“肯定是那几个大户人家,只不过倒不曾见过,所以猜不出具体是哪家,好了,老王头你快说,别卖关子。”

老王头嘿嘿一笑,说:“就知道你们猜不出,人家是林家的小公子。”

“林家?那个盐商林家吧?”

“不会吧,咱们沂州府数得着的那个林家,可他家不是盐商吗?怎么会有人考科举?”

几个衙役惊讶的议论纷纷。

老王头咳了咳,看到几个人的注意力都过来,摸摸胡子,装的很有学问的样子说:“人家怎么就不能考科举,你们忘了,当年太/祖征战南北的时候,曾有晋中商人倾全族之财力帮助太/祖筹备军资,后来太/祖建国,可是特地下令准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只不过这么多年,极少有人能考的上罢了。”

“再说”老王头小声说:“你们忘了太/祖的真实出身么?”

众人一惊,忙点点头,曾有传言太/祖的母亲本是商贾之女,后被送到大族做妾,所以□□从小过的极为坎坷,等到黄袍加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灭了自己父族,这也是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

不过这个事涉及到先帝,大家也只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很快有把话题转了回了。

“也不知这位公子能不能考中,咱沂州府,还从没听说过商贾之子来科考的。”

“应该考不中吧,听说商贾之家都是锦衣玉食,从小吃不得一点苦,怎么可能受得了十年寒窗苦。”

“那也不一定,既然这位林公子来考,就应该有些把握吧!”

“说不定来试试呢?”

“能来试就应该觉得差不多吧!”

“觉得差不多的多的是,今天来的都觉得差不多来,可有几个能考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