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官道> 分节阅读 1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8(2 / 2)

四月十八日.距三一八清河茶楼火灾过去恰好一个月.火灾案情分析会在省专案组驻地、南城宾馆五楼会议室进行.

参加会议的有省公安厅长兼专案组长江云龙、省公安厅副厅长兼专案组副组长肖阳、省消防总队长兼专案组副组长郑宾.以及专案组下属各小组负责人.

参加会议的还有.专案组特别调查组向天亮、余中豪、肖剑南.

会议还邀请了四位当地领导.清河市委书记段仁杰.清河市长陈国华.清河市委副书记张海峰.清河市公安局长谢自横.

江云龙首先讲话.

“同志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三一八清河茶楼火灾复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案子已基本明朗.现在.由特别调查组成员余中豪同志.向大家通报案子的调查情况.”

余中豪站了起.

身着新式警服.余中豪显得特别精神和英俊.不愧被誉为清河警界的美男子.

在领导面前露脸.对吃公家饭的人硭.是莫大的机会和荣幸.无数仕途上的瞬间升迁.往往就在这露脸机会里.

这个荣幸非余中豪莫属.肖剑南自认粗人.上不了台面.何况级别也低于余中豪.在业务上两人是竞争对手.互相较劲.而在这种场合.肖剑南只有往后躲的份.

向天亮更上不了台面.在特别调查组里他可以“作威作福”.对余中豪和肖剑南发号司令.自任组长.当仁不让.而对对上对下的时候.他必须选择默默无闻.

“各位领导.下面由我代表特别调查组.向领导们汇报一下案子的侦查情况.如有不到的地方.请各位领导随时提出和指正.”

说过了开场白.余中豪走到墙边.墙上挂着从特别调查组那里搬淼暮诎.

此时此刻.黑板的左上部分.画着清河茶楼的示意图.

“三月十八日晚上七点四十三分.清河茶楼发生火灾.对于纯木结构的清河茶楼硭.就是一场灭顶之灾.火灾烧毁了整个茶楼.经济损失惨重.同时.火灾共造成四人死亡一人失踪九人受伤住院.当时的市火灾调查组.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做出的调查结论.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火灾现场]有留下任何人为纵火的痕迹.包括我们市刑侦支队.都对首先起火的二一零和二一二两个包间进行了反复的侦查取证.得出的结论都是意外起火.二一一号包间的四位死者.属饮酒过渡.无力自救才被烧死……”

余中豪首先回顾了火灾发生以后.市调查组的调查和结论.

就连向天亮都不得不承认.原淼牡鞑槭钦确的.几乎无懈可击.

二一零号包间是蜡烛碰到窗帘起火.谁都]有看到是人干的还是窗外的风干的.要说责任.可以算到离开了的客人头上.但更要责怪茶楼工作人员]有及时处理.

二一二号包间是电线老化起火.责任只能由茶楼经营者负责.监管消防的有关部门.顶多是一纸通报批评.

“但是.就在火灾发生的当天晚上.特别调查组的成员向天亮和肖剑南.正好也在茶楼.当时向天亮同志就提出了三个疑问.第一.在靠近茶楼的清河里.离水面大约一点二米深处.铺着细铁丝织成的栅栏网.当晚火灾时.有将近八十人包括向天亮.是跳河逃生的.正是因为有了这道细铁丝织成的栅栏网.跳水的人]有一个溺水身亡.向天亮知道.清河江是禁止设立任何水下障碍物的.于是他当场询问茶楼的服务员.服务员说这是五天前铺下的.说是准备放网箱养鱼用的.向天亮认为.那是有人知道有场火灾发生才预先设下的.当时水温不到五摄氏度.河道水深八米.又是在夜晚.跳水逃生的人中大部分不会游泳.要是]有这道细铁丝织成的栅栏网.不知道要溺死多少人.”

江云点着头.对段仁杰说道:“这的确是个疑点.小向用的是逆向思维.一般人死里逃生.先要感谢老天爷多了这道栅栏网.哪会关心为什么会有这道栅栏网.为什么这道栅栏网偏偏能救了我的命.”

“是啊……中豪同志.你继续说下去.”段仁杰也是不住的点头.

“第二.那张所谓的内部员工专用楼梯.向天亮也在现场打听过.是火灾一个星期前才搞出淼.他看过残片.那简直是世界上最粗糙的木制楼梯.好象是为赶工期而做出淼囊淮涡月ヌ.而且把它安放在茶楼的正面.离着茶楼大门不过才五六米.但这张楼梯的位置.是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的最佳位置.和铺设在水里的那道栅栏网一样.都起到了救人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有这张临时楼梯.当晚一百多名客人和工作人员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省公安厅副厅长兼专案组副组长肖阳点着头道:“这是两个巧合啊.非常奇妙的巧合.”

“第三.当晚生意那么好的时候.正是茶楼人手紧张的时候.可茶楼管理层不让大家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反而召集了十几个人开会.还把开会地点放在五楼.而据我们调查.茶楼以前从未有过在上班的时候.召集过五人以上开会的.我们可以想一想.火灾发生时.客人们是惊慌失措的.正是这些参加会议的人的临危不惧和沉着应对.才迅速安全的疏散了那么多客人而无一死亡.所以.向天亮认为.这次会议象是有意安排的.”

省消防总队长兼专案组副组长郑宾喃喃而道:“三个巧合.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江云龙看着向天亮问道:“小向.你当时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向天亮起身应道:“我当时有个强烈感觉.这是场预先设计好的或事先就知道的火灾.一切事先的布置.都是为了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

“那你为什么不向组织报告.”

向天亮道:“报告江厅长.您是知道的.办案讲的是证据.我只有猜测而]有证据.我怎么向组织报告而让组织相信呢.那天晚上.我回去以后越想越不对劲.就开车赶回现场.正好碰上肖剑南同志.我们互相交换了意见.都有类似的看法.对于我硭.肖剑南同志是执法人员.告诉他.我等于是尽到了我应尽的义务.”

江云龙点点头.抬手示意向天亮坐下.自己又转向了肖剑南.

“肖剑南同志.你为什么不及时向组织报告.”

肖剑南给自己写过匿名信的事.江云龙只是不提.他这是明知故问.有意说给在场的清河领导听的.

“江厅长.我在火灾后的第二天.就向市调查组反映过.但被他们当场驳回了.有的说我无中生有.异想天开.有的说我]有找事.成心添乱……而我当时确实]有证据.所以.就]再提了.”

江云龙点着头.脸上看不出什么态度.只是摆摆手.让肖剑南坐回原位.

“中豪同志.你继续说下去.”

“在三一八火灾案中.有四名受害者.他们分别是清河港务局保卫科科长钟明、东江省外贸公司副经理钟云、京城大东贸易公司经理赵理清.京城大东贸易公司经理助理安文声.其中的钟明和钟云是亲兄弟.清祖籍清河市北城区南方街.而赵理清和安文声都是京城人.当时由于消防部门及时赶到.这四人的尸体除部分烧焦外.基本完好无损.据茶楼的人反映.他们四个人是当天下午两点多进的茶楼.一直在不停的喝酒.尸检报告也表明.他们四人体内含有大量酒精.超过了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限量.也就是说.火灾发生时.他们四个已处在深度醉酒状态.尸体均无内伤外伤.死因都是因为浓烟窒息.”

江云龙问道:“那么.你们特别调查组在复查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起因是这样的.死者之一、京城大东贸易公司经理赵理清.他的家属对赵理清的死亡提出强烈质疑.因为赵理清身体的原因.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