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来了信,说姨娘们愿意上京来的,把她们一起也送来。三姨娘只是担心了:“丢了四少爷一个人去京里,我想着他。要是陪了四少爷去京里,只是怕京里规矩大,我也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怕夫人笑话。”
一听说这位夫人是在皇后宫中当了差,姨娘们原先还是嫉恨了,后来就都没了脾气了,不过是能不去就不去,在沈家至少是各自为大。
沈玉妙微笑了道:“母夫人是最和气不过的人,她有了这话,命我回来传话的。如果姨娘们要去,我送你们去京中。”
看了三姨娘还是摇了摇头不愿意去,沈玉妙心里微笑,在这里是没有规矩的,去了京里,都怕在正房夫人面前站规矩。
想想卫夫人信里调侃了,一个姨娘也不过来,让别人看了,象是我容不下人一样。有一次皇后问起了以前有没有姨娘,也笑了问我是不是不容。
沈玉妙莞尔了,相比之下。我倒是一个不能容人的人。看了眼前哭得不行的三姨娘,沈玉妙
循循劝导了:“母亲都是为儿子着想了,四少爷年纪大了,以后成长立业,上京里去到母亲身边,对四少爷是件好事情。”
三姨娘听大姑娘一心里从大的道理开始说起,她自己并不是不知道,只是觉得儿子是可以让沈居安回来的念想了。现在看了是不能了。
沈玉妙劝了三姨娘擦干了眼泪,才让她从房里走了,看了她的背影,似乎不胜悲凄。这也是一个可怜的人,是怪这古代的制度还是怪她当了姨娘。。。。。。
母夫人要接了四少爷去,又是一片好心。正房抚养了别人生下来的孩子,如果是从小带着不知道倒也罢了,可是又长大了,对卫夫人来说,把四少爷抚养成人,教以学问,以后不孝顺了,会不会心里遗憾?
这又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了。
有条件有本钱为这些事情纠结的沈玉妙斜倚在了榻上,问了青芝:“世子在作什么呢?”青芝笑道:“才刚朱禄回来取点心的,世子和沈舅爷在小亭子上捏泥人呢。”
沈玉妙抬了眼睛一笑,对青芝道:“这也挺好的,原想着世子从来不待见外人,我刚才许给了三姨娘,可是心里还在担心,沈舅爷去了王府里住,会被睿儿欺负了。现在看来是白担了心。”
青芝手里缓缓打了一把大的鹅毛扇,笑道:“那是一些不机灵的人,世子爷才不喜欢。沈舅爷必竟是王妃的弟弟,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人。”
沈玉妙一笑,一人得道,鸡犬可以升天了。那个让我得道的人现在又在作什么。又笑问了一句:“表哥又在哪里?”
青芝笑道:“王爷一回来,就跟人出去了。”看了王妃要睡不睡的,忙不说话了,只是轻轻摇了扇子。
院子里又进来了一个人,一件翠绿色的衣服,手里拈了丝帕,却是四姨娘。小丫头探了头往房里看了一下,就赶快对了四姨娘摆了手,迎了过去:“王妃打盹儿呢,姨娘过会儿再来吧。”
四姨娘忙笑着往外走,不想还是弄醒了人,房里走出来了青芝,笑道:“王妃请姨娘进来。”四姨娘进去了,小丫头跟了青芝在嘀咕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姨娘来了,一定有事情。”被青芝在头上敲了一下,悄声笑骂了:“一个小毛孩子,还要背地里说人。”
刚刚看着三姨娘洒泪而去了,为了孩子;这一会儿四姨娘也是恳求了自己,为了弟弟:“从来不成器,家里只有这一个弟弟,一直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了。。。。。。”
沈玉妙一笑,四姨娘的弟弟是个什么人,沈家的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