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郭子民,想想他女儿就想笑,招手命郭子民过来:“郭将军,你们家姑娘倒是有把子力气。”分明就象是一根柱子,哪里是姑娘家。
南平王想想这位郭姑娘,这几天里在家里倒是隔一天出现一次,都是跟着康宁郡主,胖倌儿,朱闵在一起,南平王总是要心思不正地想起来,我的端慧多好看。
在家里准备得不错的郭子民巴不得这一声儿,赶快跪下来道:“回王爷,末将有一事相求。”朱宣听完以后,只是一笑,南平王为几个儿子日夜操心,眼前这位郭将军也是舔犊之情,朱宣倒是没有想到去军中找亲事,只是想想那胖妞去军中倒有条出路,看这样子是嫁人不成。
朱宣很是理解,听着郭子民继续道:“听说周将军入军中的时候是十岁,末将的女儿与周将军是差不多的年纪,可是武艺生疏,末将想求王爷,让她明年去周将军帐下当个女兵吧。”
朱宣一口就答应下来,然后要回家去,就转身走了,郭子民对着南平王的身影一阵激动,明天赶快把礼物送过府去才是。
十一月的天气越发的冷起来,马上的南平王一身锦衣是不觉得冷,适才宫中见过皇帝,君臣商议来去,不过还是还政的事情,另外就是明年的军费开支。
皇帝只在南平王军中亲临过一次战场,其实的还是弄不大明白,这样的事情也不能由着兵部报上来,也不肯只听哪一个人的,兵部里官员们见过,就见的是南平王。
朱宣此时在马上只掐指算着日子,妙姐儿过年前倒是能生下来才是,时临腊月要添一子,冷风中的南平王在马上是笑容满面,眼前这冷风中看他表情倒象是在春风中。
回到王府门前,先看到门前依然是停着车马,朱宣下马来把马缰丢给朱寿,大步往房里去。进到房里来,看着是妙姐儿一个人坐在房里,那身子越发的大了,朱宣解下披风搓搓手上的凉意儿走过来,把妙姐儿搂在怀里抱一抱:“今天觉得怎么样?”
“好着呢,”面颊贴在朱宣身上的妙姐儿闻着朱宣身上熟悉的气息,也觉得总是留恋。重新坐好的朱宣才当成一件笑话说给妙姐儿听:“郭将军的女儿,胖的可以跟胖倌儿比的那一个,他今天求我,要到周将军军中去。”
不说这么明白也知道说的是哪一个,妙姐儿倒觉得新奇:“他倒有这样的想法,到军中去?”身为女性的妙姐儿是猜出来几分,或许是与亲事有关。朱宣还在笑:“别的倒罢了,去军中我觉得她倒还行,倒有胖倌儿的一半力气。”
对着朱宣在微笑,妙姐儿只是拿眼睛瞄瞄:“表哥只是笑,这有什么可笑的,不就是胖了些,咱们胖倌儿不是也很胖。”
“男孩子和姑娘家能一样?”提起来胖倌儿,朱宣颇有些自得对妙姐儿道:“胖倌儿是最讨我喜欢的孩子,学功夫最好。以后诸兄弟中,功夫最好的一定是他。”别人也没有胖倌儿那么大的力气。
妙姐儿倒是褒奖朱宣:“这是表哥磨出来的,”朱宣也觉得很对:“你是好好疼疼表哥才行,真是花了不少心思,所以郭将军今天对我说他女儿的事情,我就同意了,为人父母也不容易。”朱宣对着妙姐儿感慨一下:“如今我被四个儿子磨着,想想父母亲那时候也是一样心情。”
今天很是孝顺的南平王感慨完了,听着妙姐儿要说正经事情:“杨广明人在工部,怎么又去和刑部的人,吏部的人只是扯清楚,朱禄今天进来说,章严之大人象是要回京里来,京里一般的寒冷,倒不如找个温暖地儿休养晚年的好。”
“他舍得不回来,”朱宣听过以后,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他要是不回来,白放着那些信了。自杨广明进京里来,他的下处不知道遭了几次贼,那信不还是放的妥当。”
妙姐儿把手放在手炉上借一下温度,嘀咕道:“这个年总是安生过吧,外面不安稳,在家里也觉得不舒坦。”
“太后要清君侧,”朱宣不以为意地道:“自太后当政,并没有乱封过太后母系一族,诸般事情还算合情在理,就是一听还政二字就要发火。今天宫里我见皇上,说明年军费的事情,我听皇上的话,也是太后的意思才是。”
这件事情妙姐儿要打听一下道:“北平王妃来看我,说是明年要削减军费,可是真的?”朱宣房里看看并无别人,才淡淡道:“削减哪一处的军费才是,哪一年少打仗,睿儿回去半年,又是几仗打下来,所以呀,这孙子的事情。。。。。。”朱宣有些无奈,忠孝是不能两全的。世子夫妻聚少离多,这孙子也有不起来。
“人家跟你说军费,表哥又来说孙子,”妙姐儿也无奈了,什么事情都能扯过来:“马上就腊月,表哥说话中听些,你不说什么,亲家自己都在着急呢。”陶秀珠自己急得不行,与女儿一月一封信地通,又常来王府里陪伴妙姐儿,解一解自己的忧心。
朱宣这一次没有笑话亲家母,只是道:“这也是个为人父母的,就是姚大人见到我,越来越象是矮上几分,我只是想,不会以后我们见武昌侯也这样吧?”
房里是妙姐儿几声笑声:“这真真是该打了,全是胡说才是,”拿起来榻上一把作针线的尺子对着朱宣晃一晃:“再说就不客气了。”
把尺子再放下来,妙姐儿才再问道:“军费的事情到底是怎么说?”朱宣只是淡然:“北平王妃说话你也信,可惜了你这个上殿去理事的王妃,倒跟她这样宅门里的王妃说到一起去了。削减什么,民为国之根本,军也为国之根本,这些言论是太后不闻不问,纵容出来的,不然她怎么清君侧?”
“我不过是问一声儿,当然是没有削减的理儿,”妙姐儿听过以后只是笑:“我只是想笑那个杨广明,让人最近打听着,他倒是会的人不少。或许是他出主意削减军费也是有的。”再说那位小蔡夫人:“总算她成亲了,听说她过的好,我才放心,才没事儿拦着睿儿的马,这可怎么行?”
刚才从郭将军说起到此时对面嫣然笑语的妙姐儿,朱宣看一看都是为着孩子,安慰一声道:“真是个傻丫头,儿子大了,任谁拦他的马,让他自己看着办去。你我还能天天就跟着他,所以我盼孙子,等他有孩子,让他自己尝一尝这滋味去。”
铺陈着大红字益男花卉的锦榻上,妙姐儿一只手抱着刻山水的白铜手炉,另一只手指虚点着朱宣开始取笑,面颊上两个小小笑涡儿:“原来急着抱孙子还有这样的心思在?”
朱宣毫不脸红地笑着道:“我这心思是正经心思,再过几年,我诸事不管,他还是不老成那可怎么行?”
只是撇着小嘴儿的妙姐儿用手指在自己鼻子前面刮两下:“表哥,我只觉得有些脸红呢。”朱宣也用一只手指虚点着妙姐儿:“坏丫头,表哥不脸红,什么时候都不为这个脸红。”
这一对夫妻人到中年,指着儿子在房里互相取笑着羞对方,说脸红的那一个当然不会是真脸红,只会为朱宣这样想高兴才是,说不脸红的那一个觉得自己对的很,只是实话实说,当然是面如冠玉,依然一个外表出色的人物儿,只不过心里,时时有舔犊之心罢了。
第二天北风大作,人在房里都可以听到窗外风声呼呼,京里素来风大又灰多,妙姐儿往明窗看一看,对银文道:“去看看胖倌儿去,在闵将军那里呢,这样天气不要出去的好。就是扎马在房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