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314. 第三百十四章自由奢华的汴梁44 清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4. 第三百十四章自由奢华的汴梁44 清风(4 / 4)

可随着赵祯长大,从刘娥手里拿回了权利,也不再需要倚重他,而襄阳王在众位大臣的明示暗示下,不得不离开汴梁回封地去。

至此,他就不再是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王爷了,而是封地的藩王。

这让他倍感失落的同时,又享受到了做藩王的好处。

在封地,没人能管得了他,甚至因为之前的功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贤王,朝廷甚至没有下放属官,以此来监督襄阳王的行为。

权利没了限制,剩下的就是为所欲为了。

襄阳王就是这样,少了刘娥和官家的节制,在封地作威作福,以往压抑的全都爆发,贪花好色,性情残暴,嗜杀成性。

而且随着天长日久,他的无限膨胀,已经不想局限在一城一地了。

他想要当皇帝!

没错,襄阳王早已有了谋反的想法,因此他吸收了不少江湖人为他办事,还在汴梁开了酒楼青楼,以便搜集消息。

而清风楼,就是苏叶查到的襄阳王的据点之一。

襄阳王此时的名声很好,在那些罪名没有揭露出来之前,是所有人认为的贤王,和八贤王差不多。

所以如果苏叶去把人杀了,很可能会为自己引来麻烦,所以她并没有动。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襄阳王做的事揭露出来,暴露他的野心。

可思考过后,苏叶依然没有做。

原因也很简单,赵祯的仁慈是方方面面的,对百姓宫人都能那么体谅,对宗室就更是仁善了。

像赵允让,他谋反的想法昭然若揭,收买领兵的将领和江湖人,换做一般的皇帝,杀了他已经是仁慈了。

可赵祯是怎么做的?

在赵允让哭说自己只是想立功,实在不敢有这个心思时,竟然真的信了!

或者说,他并没有信,却仁慈的放过了。

现在赵允让正在府里反省,并没有被砍头,也没有被夺爵,只是限制了行动而已,依然是享受各种供奉的宗室。

而赵允让只是普通宗室,还是赵祯出生前,先帝的养子,只要他死了,就有机会得皇位的样子。

这么说吧,如果赵允让找一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刺杀了赵祯,事后再去讨好一下太后刘娥,凭借他曾被先帝抚养过的情分,是真有可能继承皇位的。

偏偏他又是接触江湖人,又是和武将串联,野心昭然若揭。

可最后,赵祯竟然体谅他的尴尬不易,轻轻放过了。

他都能如此简单被放过,那襄阳王呢?

前期襄阳王的功绩是实打实的,不仅为大宋江山做了好事,也在赵祯幼时维护了他,这份情意可比赵允让大多了。

所以如果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他很可能被轻轻放过。

原书里,襄阳王犯了好几宗大罪,贪好好色,嗜杀成性,称霸地方,残害忠良,勾结奸党,私通番邦。

这些无论哪一条,换成其他人都是死罪,可对襄阳王来说,只有残害忠良和私通番邦,才是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的关键。

原因也很简单,其他的看在襄阳王的功绩上,官家和百官都愿意轻轻放过,顶多降爵或圈禁。

毕竟襄阳王贪花好色,抢的是平民女子,杀的也是自己封地上的人,百官没有实感,怜悯之心或许有,可如果襄阳王因此获罪太大,他们反而心里不舒服了。

他是太宗幼子,堂堂宗室王爷,还对朝廷有功,就因为犯下的小小错误,就要被打杀,那他们呢?

须知当官的很少有真的干净的,即便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的亲友族人也会仗着他们的势,在地方上作威作福。

谁也不确定这种事会不会被查出来,要是查出来,按照宋朝对文官的优待,很可能是罢官流放,甚至是贬诋,去更偏远的地方做官,而不是直接变成阶下囚。

这在他们看来,也算退路了。

可一旦襄阳王都被从重处刑了,那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轻拿轻放?

就是为了他们自己那些小心思,也会劝着官家仁慈大度的。

而原书里襄阳王会被处死,得益于他残害忠良,以及私通番邦。

残害忠良说到底,就是残害官员,宋朝官员的生命是有保障的,尤其是文官,被杀的很少。

可偏偏襄阳王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对文官挥起屠刀,这让那些官员人人自危。

他们会认为自己不是忠良吗?

当然不会,襄阳王没杀到自己头上,仅仅是还没轮到自己而已。

而且他们也不想被襄阳王收买,但凡聪明点的,都知道跟着当今才是最好的选择,襄阳王......暴君旗下的大臣,岂是好当的?

再说了,跟着谋反也不过是为了从龙之功,好让自己和家族更上一层楼。

可不说谋反失败的概率,就是成功了,襄阳王真的会如他们的意吗?

北宋官员普遍过的滋润,即便仕途不如意,也不会缺银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没那个心思谋反。

而这妥妥会得罪刀起刀落的襄阳王,从他残害忠良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和朝中大多数文官武将站在了对立面。

绝大部分朝臣都不会支持他,于是为了自家的生命安全,都想要让他死!

而勾结番邦,就是最好的罪名,是官家不得不树立典型去杀去震慑的罪名。

只有让人知道,勾结番邦必死无疑的下场,才能遏制这种风气。

不然早晚整个大宋,会被奸臣和巨贾给卖了。

他们心里可没有家国百姓,有的只是利益。

只要西夏和辽出的起价钱,他们就可以通敌卖国。

所以这个罪名一旦公布,襄阳王不死也得死,不然大宋江山不稳!

赵祯就是再仁慈,也会被朝臣逼着杀襄阳王,以及他所有妻妾子女,不留一个血脉,这就是叛国的下场!

而现在,苏叶查到的,襄阳王还没有勾结奸臣,残害忠良,私通番邦。

也就是说,目前的罪名不足以至他于死地,因此苏叶才没有动手!

啊,对了,那个奸臣就是权倾朝野的庞大师,其实庞太师除了和包拯政见不合,不算奸臣,虽然也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可他其实是很节制的,旗下门生也没做出出格的事来。

后期会和襄阳王勾结谋反,是因为唯一的儿子被包拯斩了,他要杀包拯报仇,偏偏官家护着包拯,宫里庞贵妃也因生病去世,他没了其他念想,这才想借助襄阳王的手杀包拯。

展昭顺着她的视线看向清风楼,“你怀疑这里?”

苏叶微微一笑,意思不言而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