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贵女的奴隶> 80、家宴(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0、家宴(下)(1 / 2)

穆海瑶本就伤了元气,一路上又舟车劳顿,晚宴过半已是强打着精神。几个小辈自然不敢多叨扰,在合意院中热闹了一会儿便纷纷告辞了。

沈稚扶着母亲回房间歇息。

穆海瑶让仆婢们都退下,拍了拍沈稚的手,“说说吧,那个阿蛮是怎么回事?”

沈稚面色微微发红,“此事说来话长,母亲今日太累了,稚儿明儿个来请安时再与母亲细说可好?”

穆海瑶哪里肯依,一双儿女就是她的命脉,不弄清楚状况,她如何睡得着觉。沈稚无法,只得留下。亲自服侍母亲梳洗后换了寝衣,两人一同偎在架子床上,穆海瑶极顺手将她搂进怀里,亲近得同盖一床锦被。

沈稚鼻尖儿发酸,仿佛一瞬回到了幼时。

母亲还在等回话。

可她和阿蛮的纠葛太深,三言两语委实说不清。沈稚只好挑能说的都与她说了。末了,屋内一室安静。

她不免有些惴惴,“母亲,阿蛮有一半凶夷血统,而且对我、对沈家都忠心耿耿。稚儿想着,将来若同漠北结姻,他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唯一担忧就是,母亲…您会嫌弃他的出身吗?”

穆海瑶只静静看她,仿佛第一次看着长大后的女儿一般,久久未回答。

沈稚愈发不安,慢慢从床榻上挪了下来,赤足站在地上。刚要跪下去,却被穆海瑶轻轻扶住了手臂。

沈稚面如雪色,勉强弯了弯唇角,“稚儿知道,父亲半生戎马、镇守北境就是为了护我南朝百姓不受凶夷人的侵扰……可是如今时移世易,世道变了。漠北十二部已被耶律方金吞并了大半,铁蹄随时可能南下!我北境军士却连一个稳定的后方都没有。关州看似花团锦簇着,又有兵权强盛。可这终归是一戳既破的假象……”

“西边几个州结成了合盟,就是为了防备我们,东边燕阳王封地还在父子相争,南边的乱境更不用说……沈家有北境要守,可关州百姓已经够难的了,不能再加赋税。母亲,同漠北其他部落联姻结盟,共抗耶律方金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况且,通商凶夷从长远来看,对南朝百姓和漠北都是互利的好事……”

穆海瑶轻轻抬手,打断了她,“稚儿,娘只问你一件事。与漠北联姻,是你一定要亲自去完成的吗?倘若抛却以上种种缘由,你可还愿意与那拓跋临羌朝夕相守?”

沈稚怔了怔,低眸不语。

穆海瑶笑了笑,轻声又问,“换句话说,假若漠北有更强大的部落首领、能适合与稚儿合盟的人选,你会放下这兽奴出身的小护卫,另择高门贵子许诺终生吗?”

她将女儿从地上扶了起来,“母亲给你说个故事。”

“稚儿可知道,你祖母是如何过世的?”

沈稚话音微涩,“女儿不知。”

当日定国候背水一战,已将沈氏一族在都城中所有的兵士军力耗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并非是夸张说法。

沈稚也因此失去了沈家埋在都城的所有暗子,消息渠道已经断了。

但云南穆王府在都城的暗中势力仍在,因此穆海瑶知道的远比沈稚更多。

“当日你爹爹…战死后,宇文氏族也已千疮百孔,再经不起震荡了。为了稳定都城人心,梁帝宇文复登基后,并未清算前朝旧臣。因此,定国侯府虽被封禁,但你的祖母和大伯母,人都没事。”

后来经过几月的休整喘息,宇文朝廷缓过一口气来。在确信沈稚中蛊之后,遣了一队使臣前来关州,与长平郡主和谈。

当时沈稚为了安抚人心,一口咬定中蛊云云纯是无稽之谈,关州绝不会向叛臣贼子低头称臣,直接下令斩了使臣,头颅悬在城外三日。

可笑当时宇文复为了彰显‘帝王胸怀’,不惜千里迢迢将都城定国侯府的贵重旧物通通封箱落锁,派了几十架马车远远送来关州,以示‘既往不咎’的和谈诚意。

只要沈稚称臣,梁帝就给她封藩王。

“稚儿有没有想过,假若当初使臣除了梁帝的‘恩旨’外,再呈上一封由定国候老封君的亲笔手书——以祖母之尊命你向梁帝俯首称臣,昭告天下。你该如何自处?”

“不可能!”沈稚悚然而惊,“祖母她、她不会降梁的……父亲殉国战死!祖母身为南朝的超品诰命,更受过先帝隆恩厚赐。如何能俯首于叛臣贼子?”

“她降了。”穆海瑶笑容苦涩,“只差一点点,这封手书就会送到你的面前。那时候,长平郡主的亲祖母、定国候府老封君降梁的文书告示,也会风一样传遍南朝各个州郡。”

“只差一点点啊,我的稚儿就会陷入进退维谷、忠孝难全的境地。被天下士人指点耻笑。”

“那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沈稚尚算镇定。

穆海瑶长长叹息,“是你的大伯,他……”

沈容之借着梁帝的‘恩旨’回府探亲,众目睽睽之下,一剑刺死了自己的母亲。

沈稚大惊,“怎么可能?!宇文复必定将这位降臣之首视若珍宝,层层护卫,片刻不能离人看守的!大伯双腿残疾……他如何能有这机会?”

穆海瑶笑笑,“稚儿没怎么见过你大伯吧。沈容之年轻时也曾名动都城,不仅人品贵重,而且文采风流武功高绝。你爹爹曾经说过,假若你大伯双腿未有疾,他在大哥手下走不过三十招。”

沈稚倒吸凉气,难以置信。若大伯当真有如此厉害,当年怎会因坠马残了双腿……

况且,“祖母对大伯那样偏疼,两人母慈子孝…”对比之下,倒显得父亲是捡来的了。

穆海瑶笑得讥讽,“母慈子孝?那可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她终于讲起了这桩陈年旧事。

雍元二十九年,定国候世子沈容之刚及弱冠,年少气盛与朋友打赌匿名秋闱。不料竟高中了探花郎。霎时间名动都城。

当年世风惯爱榜下捉婿,一时世家大族们莫不以此顽笑,小半是打趣大半是认真的,纷纷想替自家女儿定下这门家风清正,女婿又有本事的好亲。

侯夫人却惦念着这两年娘家势弱,有心想让长子娶了娘家侄女儿,巩固姻亲。

不料有一天,沈容之却红着脸求见母亲——

他竟有了一位心仪女子,此生非她不娶。

一问之下,竟只是侯夫人身侧的一个婢女!

侯夫人震怒惊厥。严令不准,沈容之却苦苦哀求,言道世间女子千千万万,他看进眼中心里的却只有她一人。

侯夫人差点杀婢!最后实在拗不过儿子,同意让他将婢女收做通房丫头,但必须是在嫡子出生之后。

沈容之却忽然反了性般,梗着脖子忤逆,坚持要明媒正娶。

侯夫人大怒绝食。老定国候气得顾不得体面,下令将世子狠狠责打了一顿军棍。

“后来呢?”沈稚听得不可思议。

“后来北境不稳,你祖父让你大伯领兵,许诺他只要斩首军功足够,便允了他自择嫡妻。”

沈容之大喜过望。在北境带兵整整两年,三节两寿都不曾归家。终于攒够了军功。

然而,等他冒着风雪回到都城时,却惊闻噩耗——那婢女病死了。侯夫人早给他定下了娘家侄女儿的亲事,三月后完婚。

沈容之悲痛欲绝。深觉愧对了那心仪的姑娘。

可定亲的是他亲表妹!倘若他执意拒婚,岂不是误了表妹的终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