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全江湖最靓的仔[综武侠]> 86、雾里看花(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6、雾里看花(一)(1 / 2)

夜风凄凉,夜幕上一轮残缺的明月散发着温和的光芒,为夜幕之下并肩而行的两人披上一层白纱。

良辰美景,奈何气氛凝重。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白玉堂忽然开口,打破自离开李府之后便横亘在两人之间的诡异寂静,“赵桓曾让我为官家题字,题的便是这八字。但我并不知后面会是‘知他故宫何处’。”

冷血眸光微动,偏头与白玉堂对视,对方眼中闪着与他如出一辙的光芒。

“赵决明与殿下一见如故,他知道全句并不奇怪。”

他说。

白玉堂问道:“既然如此,你那般反应又是为何?”

冷血不语。

为何?

自然是因太子殿下曾在近似的场景下念过同样的诗句。

当年太子殿下登门拜访,神侯府设宴款待,追命特意搬出珍藏的美酒,太子一喝即上头,在众人察觉之时,对方已经如赵决明这般醉醺醺的胡言乱语。

彼时夜色凉如水,少年太子呆着脸抱着酒坛念诗,吐词含糊不清,语气毫无起伏。

冷血忧心上前,却见少年神色怔忪,眼中噙泪,听他念道“……知他故宫何处”,太子语调平静,却轻飘飘的如隔千山万水,道不尽的深深思绪。

他一时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那时他们师兄弟四人,都在一旁瞧见了少年太子噙着泪喝酒的模样。

无论对他说什么,殿下都如同失聪一般,不做任何反应,自顾自地抱着酒坛,盯着某样事物发呆,说不清是悲切还是平静,念那些不太愉快的诗句。

追命曾小心翼翼地试图将酒坛从太子手中拿回,但醉醺醺的太子死死地抱着酒坛,蹙眉看他,直将追命看得愧疚无措,不得不松了手。

顾及少年太子的颜面,彼时在场的四人并未将此事告知太子,翌日只是由冷血出面,委婉地给予宿醉清醒后的少年以“少喝酒”的忠告。

好在太子向来不多问,善解人意,接受了来自朋友的忠告,日后于宴席上常饮白水清茶,鲜少饮酒。

如今在意外的人身上见到近似的举动,情绪不尽相同,可念那句不知是何人写的诗句时,其中蕴藏的情感竟十分神似。

冷血自然难掩讶异,一时泄露情绪被白玉堂窥见,于是有了此问。

冷血一言不发,神色严肃,白玉堂心中一动,预感到对方极有可能说出不得了的事,敛了神色。

月照中天,更深露重,秋夜的凉风拂过树梢,枝叶哗哗作响,遮住夜幕下两人的交谈声,晃悠悠地缀在叶尖的清露与枯黄树叶一同在夜风中坠入泥土。

赵决明睡至日上三竿才起,醒来后捧着醒酒汤神色恹恹。

系统看他喝光醒酒汤,终于决定开口: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赵决明——!你可还记得昨夜发生了何事?”

司空摘星藏着揶揄之意的话打断了它。

系统:……

偷王之王兴冲冲地冲进屋,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单纯的提醒,问他可还记得昨夜发生了何事。

赵决明醒来时脑袋一片空白,喝了醒酒汤也不见回忆起一星半点,闻言诚实地摇了摇头。

于是他从司空摘星口中得知了自己昨夜醉酒后的壮举。

难怪冷血他们曾忠告他少喝酒。

赵决明呆呆地想着,捧起碗,意识到自己方才喝光了汤,又默默地放下。

司空摘星瞧着他,心中琢磨着这人宿醉之后竟显得更呆了。

他见不到赵决明有趣的反应,心中遗憾,加之有事在身,便打了声招呼,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他离去之后赵决明在檐下又伫了半刻钟,终于迟钝地意识到昨夜他极有可能露馅了。

司空摘星早已离去,院中并无其他人,乌云蔽日,凉风萧萧。赵决明意识到这一点时,秋雨滴滴答答地落下,顷刻间又以倾盆之势增大,如银河倾泻,连立在檐下的赵决明亦被扑面而来的风雨激得一颤,匆忙间后退两步。

檐外风雨晦暝,赵决明伸手抹去面上水珠,脸上还带着茫然。

系统见他终于缓过神,冷酷地继续方才被司空摘星打断的话题,它这回并未装模作样地发问,反倒直白地告诉他冷血昨夜看着他发酒疯的样子面露惊愕。

赵决明:“……”

风雨凄凄,他心情沉重地蹙起了眉。

这边厢赵决明才意识到自己也许可能露了馅,那边厢神侯府内众人却将赵决明身上的疑点一对,聚少成多,真相呼之欲出。

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相似的两人?更遑论太子殿下与赵决明的来历身世样貌不同,却给人以相似的感觉。

身世样貌都可以作假,“感觉”却做不得假。

屋外风驰雨骤,点点雨滴跃进屋中,在地面上铺开一层深色的阴影。

无情侧首望着院中的景色,雨滴在院中汇成细小的溪流,蜿蜒曲折地向廊下流去。他想起这半年来实施的部分新政,以及官家曾处置某些府州的贪官污吏。

那些隐藏极深,连六扇门都无暇查探之事,官家却在不知从何处收到消息之后,雷厉风行地处置整顿,诸葛正我为此深感欣慰。

譬如海州怀仁县恶贼与知县勾结作乱一事——当地恶贼强抢民女,欺压良民,当地百姓有苦难言,直到赵决明手刃匪首,将当地事状捅至知府面前。官家在朝上面色阴沉地说起此事时,相关消息甚至仍在传往京城的路上。

官家手下有暗桩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是以群臣并不多问,也不敢问。

神侯府众人亦然。

可若是赵决明就是那“暗桩”呢?

若赵决明……便是太子呢?

街道上人烟稀少,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一切,只有零星几人埋头赶路,诸葛正我手中持伞,心中藏事,他才结束与同僚的短聚,正在赶回神侯府的路上。

路上行人行色匆匆,诸葛正我脚步不停,然而自雨幕深处走来的年轻人未曾执伞却步伐缓慢,丝毫不为这场骤雨而焦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