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高三那年回到江州,陆席承那时候已经考上了医科大,但他的名声在江州附中仍然十分响亮。个子高,人长的帅,课余时间不学习,凭着注意听讲就能名列前茅,运动神经超长,但凡是球类比赛他都是主力,情商指数又超低,被全校女生喜欢也浑然不觉我行我素。
因为大人们的那点关系,苏和与少年时的陆席承保持着熟悉但不了解的距离。后来他是怎么跨越三岁年龄的代沟,走到她身边来的呢?苏和努力回想,差一点就想不起来了。
“是告别酒会,席承当时是我的男伴。”苏万提醒回忆里的苏和,作为苏和身边最资深的看客,苏万比苏和自己更清楚她和陆席承这一路。
苏和身体不协调,连广播体操都不能好好完成的女生,为了追求只共同学习过两个月的班长,拼了小命。她踩坏了苏万的两双皮鞋,才学会了我一一曲慢四拍子的舞步,准备在舞会上小露一手。没想到仅会的那张舞曲卡碟,只放了个前奏就被人换掉了,班长当时似乎有某种心灵感应,挑了一曲探戈来约苏和共赴舞池。
苏和应着头皮应邀,也只刚跳了个前奏就成了满场的笑柄。班长喘着粗去,用手撑住膝盖,疼得说不出话来,“喂,你怎么连你妹妹一半都不如。”
当时苏和正处在与苏万的敏感时期,双生、性格相近又同样容貌精致,苏万比苏和更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苏和曾经暗暗做功课,但终究毫无章法可言,班长这一席话就像一盆冷水,让苏和清醒又难堪。
当时的苏和还没有摸索出自己的气场,所以她便想到用一个巴掌来证明自己的气场。她巴掌挥出去,在班长脸上形成“啪”的一声脆响,压过舞曲的嘈杂,让舞池里男男女女呆立当场。
苏和显然高估了班长的风度,他被女生甩了一巴掌后,几乎是在三秒之内,迅速回敬了苏和一记。
苏万回忆起这个场景时,笑了:“当时我就觉得心里揪着疼了一下,好像还骂了一句脏话,反正是冲过去了,没想到席承的拳头比我冲的还快。”
那次事件几乎是一个转折,苏和得了一巴掌,收获了双胞妹妹的真情,和陆家同龄人的认可。总之,得失之间前者居多。
那天晚上苏和请苏万和陆席承吃KFC,苏和与苏万聊起了那个班长,陆席承插话:“你什么眼光,那男的多孙子?”
“我挺喜欢他的头发。”苏和如是告诉陆席承。
陆席承回忆起那男生用过量发蜡塑造出的油腻发型,不置可否地一笑。
少女们当时的心境琢磨不透,苏和最初或许也觉得那头发油腻恶心,但是班长坐在他的前桌,她每天都盯着那头发看,总在幻想着有一天会给他改头换面,或许是出于这种执念,才会错以为自己愿意为他付出吧。
如果这一次算是她走眼,那么大一时喜欢上的那个毛发浓重的师兄,则绝对不是侥幸。陆席承当时已经深谙苏和的奇怪品位,在一个暴雨多发季节问苏和:“那位毛兄到底是哪里让你着迷了?”
“他唇角有一颗痣,我外婆说唇角带痣男人专情。”苏和的理由充分,陆席承甚至找不出任何话来反驳。
在喜欢上徐远泽之前,苏和其实喜欢过许多形形sè • sè的人,她把这些人给陆席承描述,说的天花乱坠五花八门,陆席承瞧见了少女眼中的不同男人,也明白了男人眼中的这个百变少女。
如果说真有那么一点暧昧,算是在两家人决定“亲上加亲”之后。那时候她和徐远泽正在热恋,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澄清自己已经不是单身。
陆席承问他:“徐远泽有什么好,他有的我哪一样没有?”
苏和曾经认真的想过,的确,徐远泽有的特质陆席承只会更好,而陆席承有的有点,徐远泽却是望尘莫及。那段时间她逮住熟人就会问;“你说徐远泽到底哪里比席承好呢?”
苏和忘了,这个问题她从来都没有想出过答案。